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也兴哭丧这玩艺

(2010-02-27 16:59:53)
标签:

杂谈

乡村也兴哭丧这玩艺

    多年前写过一篇故事新编《 孟姜女的哭丧艺术》,没想到自己还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一回。原以为只有城市兴哭丧,没想到乡村也来这东东。

     2月2日,我九十岁的外公去世了,恰逢春运,一时买不到火车票,为了赶回老家与外公的遗体告别,只得千里驱车赶往。4日,我们赶到外公家,外公九十岁逝世,那是高寿,按风俗是当做喜事来办的,所以就请来了乐队吹吹打打,热热闹闹。那天,除了我的妈妈、姨妈、舅妈等亲属在哭丧,还有一个我非常陌生的人,我揣想这个人是不是我曾经写过的职业哭丧人?

     5日,是外公出殡的日子,外公除了子女多,还有几十个孙辈和外甥,加上外公为人处事好,花圈特别多,有一百多个。尽管天气寒冷,冻雨绵绵,但送葬的队伍依然长蛇阵似的。在村庄的楼门前早已搭好了棚,当外公的棺棂抬到时,先是舅舅磕头捻香,然后是舅妈,再是妈妈和姨妈,父亲姨父,按照辈分程序一一来磕头捻香,妈妈和姨妈哭得最是伤心,妈妈也是七十岁的人了,又高血压,我怕妈妈悲痛过度,多次劝妈妈,自己却泪水涟涟。不过哭得有声有色的倒不是妈妈和姨妈们,而是在外公棺棂前的一个女人,声音宏亮,哭得如泣如,她拿着麦克风,边哭边唱,声情是那么并茂。

    奏乐此起彼伏,那个女人还真的用《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唱腔哭唱了起来:“月儿高高,挂在天上,秋风阵阵,江水浩荡,我的爹呀……”她的哭声高低顿挫,疾徐有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知她是不是看过我的《孟姜女的哭丧艺术》,要不然怎么会如此一撤?

    不过,那个哭丧的女人眼睛可机灵,当有亲朋好友把钱放在那摆好的小桌上,她的恸哭更悲伤,我把一百元钱丢在小桌上时,顿时她的哭声如洪钟,有悲痛欲绝之感。我仔细观察,原来她对着棺棂哭的时候,眼睛却始终在盯着身后小桌上的钞票啊!

 

孟姜女的哭丧艺术

     ·洪巧俊
     孟姜女又把“长城艺术团”哭倒了。那天艺术团团长找她谈话,说她哭的艺术太厉害,当年哭倒了长城,如今又哭倒了艺术团。树倒猢狲散,孟姜女这位艺术团的台柱子如今也只有下岗在家。孤儿寡母的生活就更加艰难。再说孩子还要读书交学费,现在连吃饭都成问题,这可咋办?
     那天邻居的老妈去世,叫孟姜女帮忙,出殡那天,孟姜女听到哭声,悲从心来,她恸哭流泪,一边哭一边喊:“姨呀,您咋就走得这么快……”其实她是借机哭自己,联想到自己的苦难身世,能不如泣如诉吗?邻居的家人、亲朋好友无不为之动容,一个个痛哭流泪,使哭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人们从未看到过如此恸哭的场面,都称赞这家人孝顺厚德。为此,邻居为答谢孟姜女的哭,硬是送给孟姜女200元钱。
    孟姜女的一场哭,传遍了大街小巷,第二天,就有人来请她去哭灵。孟姜女起初是拉不下脸,不想去,可来人以为她是嫌钱少不想去,说只要她去,出场费好商量。邻剧把她叫一旁说:“你现在失业,孩子又要读书…”听到这话孟姜女就忍不住流眼泪。
    出殡那天,孟姜女一袭黑衣,如诉如泣地反复唱道:“我爱你,我的爸,我的父亲……”其实孟姜女的心里是这样哭的:“我爱你,我的丈夫,我的万水良……”唱碎的是她自己的心啊!不是自己的亲人去世,却要披麻戴孝,不是自己的爸,却要哭成自己的爸,而且要哭得声泪俱下、声如洪钟、声情并茂,这多让人叹为观止。于是有人说,孟姜女哭丧调是哭倒万里长城气势的鬼哭神号。据说最能表现孟姜女哭丧艺术的一次是她哭丁老师,丁老师是万水良的老师,她跪在丁老先生的遗像前。乐队奏乐,孟姜女用《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唱腔哭唱了起来:“月儿高高,挂在天上,秋风阵阵,江水浩荡,江州(丁老先生幼年从江州来)啊,我的家乡……”她的哭声高低顿挫,疾徐有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骡子巷的金婆去世了,他的儿子请孟姜女去哭灵,孟姜女起初是不想去,这个不孝之子还有脸来请我哭灵!金婆30岁时就开始守寡,含辛茹苦地将5个子女拉扯大,最后却是孤苦伶仃地生活。孟姜女想到这些,何不趁此机会好好地教训一下这群不孝子女。在为金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时候孟姜女披麻戴孝地哭唱着:“妈,我们都不是人啊,你守寡把我们拉扯大,我们却都不讲良心啊。妈!你好可怜啊……” 最初,金婆的几个子女还站在一旁有说有笑的,听孟姜女这么一哭,子女们一个个都被感染了,接着就站不住了,一个个自觉地跪在母亲的遗体前嚎啕大哭,都真心忏悔自己以前对母亲的刻薄,一个女儿还哭得昏了过去。记者闻讯后,采写了一篇通讯《孟姜女用哭的艺木教育人》 。记者为升华主题,挖掘新闻价值,写了很多感人的细节。此篇通讯刊登之后还被省、国家级报刊转载,孟姜女由此成了全国新闻人物,荣誉象糖葫芦般地接踵而至,什么“下岗再就业模范”、“巾帼英雄”、“文明标兵”等等,还在全国第一个获得了“哭丧艺术大师”的光荣称号。这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孟姜女在艺术团倒没成为艺术家,倒是哭丧哭出了一位艺术大师。
    名声大噪的孟姜女,无法满足请她哭丧的人们,在劳动部门的强烈要求下,孟姜女首次举行了“孟姜女哭唱艺术培训班”,在几千名下岗女工中挑选了20名进行培训。为了搞好这次培训班,孟姜女潜心研究,读了很多表演艺术方面的书籍,以丰富培训人员哭的技能。她说,哭丧是一门艺术,古人叫辟踊。如泣如诉的哭唱,首先唱碎的是自己的心,这样的哭才能达到惊天地泣鬼神。比如每次哭,我都想到我死去的丈夫万水良。想到自己的艰难和伤心事,才能哭出真情实感来。我们这些人是起领哭和指挥的作用,在冷场的时候,却要把整支队伍迅速带进一种酣畅淋漓的状态。我一般先咳嗽一声,然后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低沉悲咽,这时所有的人心中一紧,悲哀顷刻覆盖整支送殡队伍……
     孟姜女就是这样哭丧的,由此她的事业越哭越大,哭出了“孟姜女(哭)艺术集团公司”、“孟姜女红白喜事有限公司”、“孟姜女哭唱艺术培训中心”。
     哭泣是华夏民众的伟大传统。当年韩娥只身来到齐国,在雍门一带卖唱乞粮,歌声动人,以致其人走后,还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韩娥经逆旅,受当地人欺辱,韩娥放声哀哭,引得整个村庄的老少流泪悲哭,三天无法进食。村人无奈追上韩娥,求她解除哭泣的魔咒。韩娥于是放声欢歌,男女老少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于是支重金谢她带来欢乐。齐人擅长“歌哭”,都说是当年韩娥的遗风。于是孟姜女三顾茅庐请来了这位著名的哭唱艺术家,担任哭唱艺术培训中心主任,年薪100万元。全国前来参加哭唱艺术培训的人络绎不绝,据说学费每人就要交1万,这又让孟姜女狠狠地赚了一笔。

 

洪巧俊故事新编:

新桃花源记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87814.html

林肯竞选中国村官败北记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57789.html

当代版孟母三迁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530585.html

阮小七讨薪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434903.html

孟子民为贵新传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120941.html

亿万富翁卖炭翁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2707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