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这是一个文化盛行的时代,其实也是一个文化泛滥的时代,不管什么行业、什么事情都可以与文化挂上钩,似乎挂上“文化”两字,这个行业就有了文化品位,雅致起来了。文化,起着精神食粮的作用,那么洗脚究竟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当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把文化叫得最响的地方往往最没有文化、文化沙漠的地带。
当然,这样称某某是文化的,也不仅仅是宜都市市委书记宋文豹,多年前就有一名县领导在大会上调侃“红灯区”也是文化,什么文化?性文化。虽然与会者哗然,但在当时“思想大解放”的语境下,人们权当县领导的思想过于解放,没有人当回事了。所以,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洗脚城开业,出现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地税局、市建设局送大红条幅祝贺洗脚城隆重开业,也就并不奇怪。后来说,这是洗脚城自己挂上的,可以想象,一个洗脚城的老板,在没有征得这些单位领导的许可,是绝对没有这个胆量冒名挂这些单位大红条幅的。老板是大智若愚的,大张旗鼓地挂起祝贺条幅,不仅有“文化”,而且有“威名”,今后谁还敢到这里捣乱?
至于宋文豹书记的鼓励市民消费,拉动内需一说,暂且不说能不能拉动内需,只说“鼓励市民消费”,鼓励哪些市民消费?就算洗脚是一种文化,恐怕大众也消受不起。那些下岗工人连温饱都成问题,还会去洗脚城“文化”一次?就是有此雅兴,也因为捉襟见肘的钱袋子而打退堂鼓!发展洗脚业,只能满足少数富有阶层的需要。不过,宋文豹书记给洗脚“穿”上文化鞋,或许合脚,但对于百姓来说就很难合脚。
作为市委书记这样大力倡导洗脚业,显然不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再说如果洗脚是一种文化,那也是不良文化、奢侈文化。糟粕文化繁衍,传统美德丢失。
记得龙应台在《文化是什么?》中写道:“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她还说:“文化建设当作升官成本,文化设施看作水泥施作,人的情感,就埋在那水泥之下了。没错,盲目建设,不如没有建设。”
套用龙应台上面的话说,就是“盲目倡导文化,还不如没有这种文化。”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