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洪巧俊评论 | 
 
  
题由:16日,《昆明日报》用4个整版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5区、1市、8县及市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同时详细刊登了各领导的职务分工情况。这一专刊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报纸很快被一抢而空。
昆明市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和领导的职务分工情况一同刊登在当地报纸上,公布于众,这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因为公众知道市委书记、市长的联系电话后,就有打爆的可能,今后,接连不断的电话要考验这些官员的耐心和执政能力了。
在这之前,一些地方曾设立过“政府热线”、“市长热线”,群众反映并不怎么好,不好的原因是,刚开始热闹了几天,热情倾听群众的诉求,可日子久了,耐心就不够了,有的电话是半通不通,有的干脆得很,让电话一直忙音。有的“市长热线”名不副实,挂其名听不到其声,名曰“市长热线”,接电话却总不是市长,一年到头总是几个“接线员”在那里接听,电话打来打去,问题却总是得不到解决。群众说:“花拳绣腿漂亮又有什么用?”昆明市虽然公布了官员的固定联系电话,会不会名副其实,我们拭目以待。
昆明市政协委员吴庭根说:“官员太舒服了,老百姓就不舒服。”这句话我非常欣赏,诉求的电话多了,刺耳的声音也就多了,有的官员就可能感到不舒服,但不舒服还得耐心听,因为如果问题不解决,明天市民就可能再打来,直到解决为止。
有官员听自己的诉求,不解决问题可以追问,显然老百姓要比以前舒服了。过去不要说老百姓跟副省级的市委书记说话,就是跟县委书记说上两句话也难。有问题要去找领导上访,可三番五次也见不到领导,现在有领导联系电话,老百姓和领导沟通就更容易,也更快捷,这也节约了老百姓的成本和时间。这就是《昆明日报》专刊公布官员联系电话“洛阳纸贵”的主要原因,也是我要说的昆明公布官员电话洛阳纸贵的另一面。
毫无疑问,公布官员联系电话,能打通渠道、拓宽言路、方便群众。“民意通道”贵在真,这个“真”字就是领导真听电话,真纳谏,真解忧,真办事。如果能做到这样,就确实能畅通公众的监督渠道,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畅通官员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渠道。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领导不亲自接电话,也听不到原汁原味的民声,显然不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下情,而老百姓的诉求屡屡落空,杳无音讯,就会伤了群众的心,就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试问哪一个电话,不饱含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不是对党和政府的良好祝愿与热切期盼?
公布官员电话,并不能说明真正起到作用,要起到作用并非一件易事。既然公布了联系电话,就要认真地对待,也许有人说接听老百姓电话不算什么大事,而我认为这却是一个提高执政能力、以民为本、转变工作作风的大事情。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