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限定牛肉面价是否管的“面”太宽?

(2007-07-04 17:25:03)
标签:

洪巧俊

限定牛肉面价

“大捧”

“掂量”

 

限定牛肉面价是否管的“面”太宽?

              2007年07月05日

     江南都市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洪巧俊

    兰州物价部门近日在 “掂量”了“牛大碗”的轻重厚实后首次限定:凡兰州市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二点五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零点二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7月4日中新社)
     我想兰州物价部门做出这样的限定,应该说是考虑到牛肉面在兰州人心中的重要性,因为牛肉面是兰州这座城市的早餐习惯。兰州政府部门闻风而动限定牛肉面价,本意是好的,是出于对民众生活的关心。但如果这种出于“关心”的限定,在没有摸清牛肉面起价的真正之因前,就举起了限制的“大捧”,表面上看是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但最终往往以损害他们利益而告终。政府部门出面调控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市场经济,政府物价杠杆的作用如果没有起到实质性调控作用,就可能使成熟的市场反而走向畸形。调控如果只是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而没有顾及市场中的经营者利益,市场就会产生萎缩,甚至败落。没有谁愿意做亏本买卖?牛肉面的原材料涨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一旦牛肉面因限价变得没有利润,消费者可能吃上几天便宜面,再过几天或许就是牛肉面的质量差了,或许就是经营者关门,大家连面都没得吃了。我想,这也许就是网友对兰州牛肉面限价反对者多赞成者少的原因。
     人们是希望政府凭借调控来化解民生困局的。在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的管制仍然是必要的,比如对那些垄断行业,对那些供给缺乏弹性的稀缺资源等。但政府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管制,而不是“想当然”的管制。地方政府对一些商品价格是否要作限定,应从多方面来考虑。如果涨价是垄断部门,政府出面干预就有必要,因为它涨价后没有人跟他竞争,涨多少是他自己说了算。如果是非垄断部门,政府最好不要干预,因为它涨价后如果大为赢利,就会有更多的人经营这种商品,竞争激烈后,自然会导致价格下降。牛肉面是任何人都可以经营的行当,如果涨价使他成为暴利行业,其他人都可以参与经营,政府不用出面,价格也会降下来。如果价格上涨是受原料等因素影响,商品价格随比例上涨就符合市场规律,政府就没有必要去干预。从兰州牛肉面涨价原因看,是因为牛肉、清油以及调味品等原料价格都在大幅上涨,“再不涨价就难以维持”。政府如果要干预的话,也应从源头抓起。
     政府如果想真抓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实事,应从两个源头抓起,一是开源,给低收入家庭和下岗失业者多些补贴,让他们经得起一些涨价的折腾;二是从基本生活产品的源头抓起,如:这次牛肉面涨价的源头是牛肉涨价了,那就多支持养牛事业,让肉价先降下来。
     由限价牛肉面,我还想到了另一条“限定”新闻,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全文公布征求意见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规定,国家对使用空调制冷的公共建筑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除特殊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7月3日新华网)。但这样的规定却同样引发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政府限制官方建筑的空调温度是可以的,但限制民间建筑的空调温度则不行。因为商场、饭店之类的民用建筑,他们是自己花钱买电,市场价格会自动调节他们的用电量,也会自动解决电力紧张的问题。同样,牛肉面不是垄断商品,市场会自动调节牛肉面的价格,也会自动解决市民能吃上合理价格的牛肉面问题。由此说来,兰州物价部门是不是管的“面”太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