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文汇报:取名雜論

(2007-01-20 20:33:18)

[2007-01-20] 百家廊:取名雜論

http://www.wenweipo.com/loadImage.phtml?image_filename=/image/2007/01/20/cfa.jpg

 父母替我起的名字太好了,舉手贊成。

洪巧俊

 廣東人有句俗語:「唔怕生錯仔,最怕改壞名。」對取名重視的不僅僅是粵人,其他地方也一樣。古人云:「藝由己立,名由人成。」姓名是一個人的符號象徵,姓氏是世襲的,無法改變,惟有名字可以選擇,於是人們在取名上總是絞盡腦汁,花上心思,甚至找高人指點迷津,既要講字形筆畫,又要講讀音平仄,當然最重要的是它的涵義。這講究名的仍然是讀書人,對於那些斗大的字也不識一籮的鄉野耕夫,畢竟被書香墨趣所遺忘,不能一窺中國文字曲徑通幽的精深隱喻,我出生在鄉村,那些「狗二」、「小牛」、「疤子」、「梭子」……至今耳熟能詳。蓋因生存之艱難,連生孩子也只得廣種薄收,不如起個豬狗賤名,粗生粗養。

 談到取名,很多人認為,一個響亮的、優雅的、有品位的名字有利於社會交往,提高親和力,增強人際關係,有利於事業發展。一個符合命理五行、數理格局的吉祥名字,對一個人的健康、婚姻、事業有極強的靈動力和暗示力,增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既然如此,這就難怪為人父母者對孩子取名總是那麼慎之又慎。

抓鬮改名順天意

 朋友是名氣不小的青年作家,他的太太是中文教師,卻為孩子取名犯難。兩個知識分子為一名而犯難,似乎讓人不敢相信。他告訴我,妻子懷孕了,夫妻倆就為孩子取名,他們一共取了6個名字,男孩3個,女孩3個,且在10月懷胎中不斷地醞釀和變換著名字。孩子出生了,是男孩,卻沒有去上戶口,原因是3個名不知取哪個好,一直拖了兩個多月,打電話叫我去看看,我看了三個名,都好,且筆劃不是二十一畫,就是三十一畫,不知挑選哪個?於是我對他說:「抓鬮憑天意吧!」

 其實取名難,我是遇到過多次,妻子懷孕6個月後,知是女孩,我們取了3個名:洪露、洪權、洪玥雯,前面2個是我妻子取的,後面的是我取的。我去派出所上戶口,首先排除了洪權,這個名字太男性化了,我的首選當然是自己取的。可那戶籍民警在電腦中好久打不出「玥」字,既然打不出,洪露總能打得出?回來給妻子說,妻子以勝利者的姿態笑了。

 生活中取名的事無所不在,從人物到街巷、名山大川、旅遊景區、亭台樓閣、工商企業等,這些都牽涉到取名的環節。命名好壞,不但直接關係到被命名者的形象,也關係到社會、歷史等方方面面。不過要想使名字成為個人獨有的語言文字標誌,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體現主人的個性特徵,這就人們常說的「個性塑造法」。取名要取到觀其名便識其性,見其人便知其名,使名字在與主人的高度統一中獲得永久的生命力,那就是高人了。

 藝人們以獨特的成型技法,塑造出各種幾何形體、自然形體及圓案形體,但往往苦於取名。潮州的壺藝大師章燕明常拿壺來讓我取名,總讓我想得頭昏腦脹。為壺藝大師的壺取名,就好比是為一篇美文做標題,解讀就是要寫出美文的中心思想,短小精悍,還要文筆凝練。要讀懂這篇「美文」,當然就要懂壺藝,否則就無法命名和解讀。

「長虹貫嶽」巧取名目

 章燕明拿了兩把壺的圖片給我,說是這兩壺要送到中央美術館參展,要我命名和解讀。這兩把精緻的朱泥手拉壺我在他家早看過,名字已有,只不過大師不滿意。我叫他把照片放在我家,待我慢慢想。 兩壺都是朱泥提樑壺,其中一把第三天就取好了叫《圓》,解讀是這樣的:朱泥提樑壺《圓》,是用一個「圓」字貫穿始終的作品,樑、的(di)、蓋、身、底、嘴,所有的構件都是圓的。樑猶如一條巨大的彩虹,意華光普照;的如「1」字,圓筒身,意「一筒(統)江山」;底圓球形,意大地母親;嘴如騰飛的巨龍。肩的上半部又猶如一輪圓月。作品氣度非凡,潤澤生輝,且意境深遠,達到藝術性與實用性高度統一的妙境,是一件罕見的藝術珍品。而另一把一個星期也沒有命名,而北京又催得急。我天天看著那圖片就是沒靈感。

 一天早晨,北京一知名評論家來電談及早前在長沙召開時評研討會,一別多月沒聯繫時,突然想到我們去過的南嶽衡山,看著那把茗壺的圖片,靈感來了,那彎彎的「提樑」不是彩虹嗎?那「蓋」不就是南嶽?那「的」不就是衡山的中華大鼎?那壺身不就是地球?就這樣《長虹貫嶽》的名橫空出世了。我忙給對方說:「對不起,等一下我給你打電話!」於是我拿起筆在紙上唰唰地寫了起來:「奇思妙想的《長虹貫嶽》,構圖佈局無不表現了它的思想、意境、情感,作者在這窄幅的空間範圍內,運用審美的原則安排和處理形象、符號的位置關係,使其組成有說服力的藝術整體。提樑猶如一道氣勢磅礡的長虹(天),壺蓋如一座高山(南嶽衡山),壺的像一座大鼎(中華萬壽大鼎),壺身如運動的地球(大地)。整個作品突出了「天地人和」的藝術形象。壺造型簡潔新穎,結構科學,泥質優良,線條明快,製作嚴謹,是一件深厚的大氣之作。」短短200字一氣呵成。高興得立即打電話給壺藝大師章燕明,他聽後也非常高興,連連說好。看來取名的確包含著天經地緯的玄學道理。

解讀文化生命力

 壺好也要名好,《長虹貫嶽》、《圓》兩壺名與解讀傳真到中央美術館後,對方當即回電說:非常有意義。展出後,有專家稱它們是最具文化內涵和生命力的壺藝作品。

 取名的故事很多,據說當年革命樣板戲《龍江頌》裡的第一號英雄人物「江水英」,她的生活原型是福建白龍江一帶的兩位公社大隊幹部,一個叫鄭飯桶,一個叫鄭流涎。爹娘怎會起這等名字?不消說,就是溫飽問題始終未解決,「流涎」是現實,「飯桶」是夢想。再說我們兩位嶺南名人康有為和梁啟超,要論名字,一個確實有為得很,另一個既承先啟後又頗具超越性,康梁幾乎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章燕明對我說,好壺也要好名,一個壺命名得好,身價陡增十倍,甚至百倍。取名如此重要,能不難嗎?俗氣了不好,空洞了不實,虛偽了不真。想要寓意深刻,又能驚動四方,又得表現自己的個性,實在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