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作文预测:体育有我强国有我
(2020-05-29 19:24:45)
标签:
高考作文预测教育优秀作文作文技巧作文素材 |
分类: 决战高考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早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经常被占用;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被移出了校运会;中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多年下降,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项指标下滑……
这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电视台为此举办“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主题论坛,请嘉宾们各抒己见。应邀嘉宾有:朱女士(女排队员),林先生(体育专栏记者),方女士(学生家长),王老师(高中班主任),康同学(高三学生)。观众席上有学生、家长和其他感兴趣的市民。
请你以其中一位嘉宾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前作文预测范文:体育有我 强国有我
(好的标题能够让作文在过尽千帆皆“相似”的阅卷场上脱颖而出。本文标题就十分抓人眼球:一是紧扣论坛主题“体育强国”;二是凸显发言者身份“我”,结合论坛主题来看即为“少年”;三是借由“我”点出“体育”与“强国”的内在逻辑:少年须体育强,方能强国。)
大家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康同学。(作为发言稿,此处略有瑕疵,开篇应有称呼。)梁启超先生有言:“少年强则国强。”而今,中国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青少年的体质却与之不相称,(这)不禁令人疾呼:“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青少年抖擞精神,庄严承诺:“体育有我,强国有我。”(第一段,亮出身份,用简明的语言串联了材料矛盾、论坛主题、发言中心观点,干脆利落。在特定语境中设问作答,不仅有鲜明观点,还有庄严态度,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莘莘学子,由于学业的压力,对于体育的坚持与追求在逐日减弱。而 现状(学校)在默默不语中也(沉默地)纵容 着这 个(种)现象
的发生。我们的体育课常常被占用,强度稍高的体育项目也被移出了校运会,因此在体质测试中,中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多年下降
,。这令人忧心,亟待改变。 (从学业压力的角度分析学生、学校不重视体育的原因)诚然,
中国青少年(我们)学业繁忙,但这绝不是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理由。尼采曾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体育有益于身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我们回报社会,建设祖国之基础。试问,有什么理由可以减少或不参与体育运动呢?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大学有着“无体育,不清华”的标语,校长提出“加强体育锻炼,争取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目标,此言不虚,从清华大学走向社会的学生大多成为了中国的优秀建设者,中国人民的脊梁。所以我们也应以坚持体育锻炼来要求自己,兼顾学业与体育(兼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有驳——分析体育与学业不冲突,有立——有益于回报社会与建设祖国,有建议——坚持体育锻炼,兼顾学业与体育)
如果说,健康的体魄是一扇窗,透过窗子,我望见了体育精神的浩瀚星空。(从具体的健康体魄,上升到抽象的体育精神,段落间层次清晰。)疫情在中国的肆虐已被勇敢的中国人民制止(凭借着勇气,国人战胜了肆虐的疫情),(在)无数的逆行者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再次让我们感动。钟南山院士的毅然坚守让我看见了担当与勇气,而这种精神品质来源于年少时他在体育竞技(中)的磨练
,。他说虽然成人后没有走运动员这条路,
(但)体育精神给他的人生点亮了方向,指引他一直去选择正确的道路。强国之路,需要的绝不止于健康体魄,更是敢直面困境的勇气,不畏疲惫的底气,长(常)在心中开出花来的奋斗与奉献(精神),这就是体育精神。(结合新冠疫情中钟南山院士的体育锻炼经历,引出体育精神之于人生的作用,进而分析强国之路需要的不仅是健康体魄,还有奋发向上的体育精神。此处需要斟酌的是:体育锻炼培养了体育精神,但体育精神的外延在何处?直面困境的勇气,不畏疲惫的底气,奋斗与奉献精神,是否都属于“体育精神”?)
孙中山先生曾寄语青少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我辈当“心怀浩宇”,树“潜龙腾
跃(渊)、鳞爪飞扬”之志,发出“体育有我,强国有我”的誓言。(设问作答,再次点题)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这篇文章从情境交际来看,对象感不足;从内容上来看,对“何以强”的回答,即“怎么做”,阐释不充分。但是该作文最终得分58,归因有三:
一是下笔始终有“我”,身份感突出,贴合情境;二是文章有浩然之气,无论是观点还是语言,都有着敢说敢当的少年意气,情感真切、思考真实;三是文章语言晓畅,卷面清秀干净。有这三点,在阅卷场上,足以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如获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