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专题特训
编写一个动物童话故事
要想写好动物童话,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好“演员”。
我们熟悉的动物很多,但要好好想一想:选哪种或哪几种动物作为写作对象,才能使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更有趣、吸引人?
[提示]
巧选童话“演员”
1.不要太多。
如果角色太多,关系难理清,写起来也很难都照顾到。
2-3个最便于把握,最好不要超过5个。
2.主次要分明。
要首先确定一个主角,其他的角色“众星捧月”,便于把握情节和线索。
3.对角色充满感情。
对角色充满感情,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二、确定中心。
即:通过故事,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或道理?
三、设计情节。
既然演员是动物,所设计的情节就要符合动物的思维、语言、行为和活动。
[例文1]
老鼠偷鸡蛋
晚上,母鸡妈妈仍趴在鸡窝里正在耐心
地孵小鸡,等待着它心爱的小宝宝的出世。
母鸡妈妈因为过度劳累就慢慢地睡着了。
这时候,从洞里钻出来两只大老鼠,它
们窜到主人家,鬼鬼祟祟、东张西望,准备
弄点吃的。见屋子里没什么动静,就悄悄地
爬上桌子,蹑手蹑脚地来到鸡窝边准备偷鸡
蛋吃。它们俩在鸡窝旁边呆了好半天,见鸡
妈妈没什么动静,一只老鼠慢慢地爬进鸡窝,
选了一个特大号的鸡蛋,用前爪抱住递给另
一只老鼠,两只大老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
从鸡妈妈身后搬出一个鸡蛋,因为鸡蛋太重
了,它们你拉我拽就是搬不动。两只老鼠只
顾用力搬鸡蛋,一不留神和鸡蛋一块摔到了
地上。只听“喀嚓”一声鸡蛋摔碎了,从里
面爬出一只小鸡来,还叽叽喳喳不停地叫着,
吓得一只老鼠抱头逃跑了,另一只老鼠瘫坐
在地上,不知所措,简直吓呆了。
迷迷糊糊的鸡妈妈听到了叫声,一下子
惊醒了,急忙从鸡窝里跳出来,张开翅膀气
势汹汹地赶走了另一只老鼠,把自己的孩子
抱回了鸡窝里。
没过几天,所有的鸡宝宝都出世了,鸡
窝里的鸡蛋都变成了小鸡,两只老鼠偷鸡蛋
吃的美梦也就变成了空想…… (姜禹彤)
[例文2]
猫小姐美容
从前,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只灰色的小老
鼠,他长着又尖又长的牙齿,一双小眼睛一
天到晚都滴溜溜地转圈儿,像是想着什么坏
主意。他的行动很敏捷,一般的猫都抓不着
他。他是谁?他就是动物王国里臭名远扬、
十恶不赦的坏蛋——小灰鼠。他天天都偷人
家的东西,大家都对他恨之入骨。这不,他
又要来做怪了——
这一天,小灰鼠异想天开,他找来一盒
白油漆,在自己房子的里里外外胡乱地涂抹
了一阵,又找了几根头发年在自己尖尖的嘴
巴两边,装扮成了一只小白猫。这倒也罢了,
他居然像模像样地在家里开起了美容店!门
前还立了个招牌,上面写着:
小猫美容店,包你脸蛋如白面,
这时,一位热衷于美容的猫小姐正巧打
这儿经过,“白猫”热情地招呼着:“请进,
姑娘!做做美容,您就更漂亮啦!”猫小姐一
听,心里甜滋滋的,便高高兴兴地走进了美
容店。
猫小姐矜持地坐到镜子前,“白猫”看看
猫小姐的脸,装作厌恶地说:“女人长胡子,
真少见!”猫小姐想想也是,那么漂亮的脸蛋
儿长着胡子,多难看啊!于是就说:“剃掉算
了!”小灰鼠暗自高兴,“唰”地就把猫小姐
的胡子剃掉了。
“白猫”又佯装惊讶地叫道:“您的指甲
又尖又长,这样太难看啦!”猫小姐想:对呀,
长那么长的指甲,多丢人哪!“剪掉算了。”
猫小姐又说。小灰鼠乐了,“咔嚓”一声,又
把猫小姐的指甲剪掉了。
现在,“白猫”扶起猫小姐的手,乐呵呵
地说:“亲爱的猫小姐,你现在可成了动物王
国的大美人啦!”猫小姐听了,心里呀,比吃
了蜜还甜,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晚上,小灰鼠卸了装,放心地去猫小姐
家偷东西。猫小姐看见了,一个激灵猛扑了
过去,把小灰鼠给捉住了。可是,猫小姐尖
利的指甲没了,小灰鼠轻轻一扭身,就完全
挣脱了。小灰鼠迅速在桌子上拿了块饼干,
就嗖地地钻进了墙角的一个小洞里,猫小姐
紧追其后,来到洞口。往常,她总要用胡子
量一量洞口的大小,现在胡子被剪掉了,没
有办法,她就硬往里挤。真糟糕,她的身子
在洞口卡住了。
这时,老鼠在洞里一边悠闲地啃着饼干,
一边慢条斯理地说:“猫小姐呀猫小姐,你可
真是笨到家了!其实美容店的那只白猫就是
我变的呀!”猫小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
上了小灰鼠的当了!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
了!
[练习]
1.从下面内容中任选一个,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片断:
①这只大熊猫的化妆太怪诞了
②小猴最怕露屁股了
2.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
(1)思考问题,编写童话。
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金钱豹身上为什么会有金钱的彩纹?兔子的尾巴这么短?我们可以对动物提出无数个“为什么”。
请你走进动物王国,想想这些为什么的来历,然后自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表达自己一定的思考和主张。
(2)仔细阅读下面四幅图,然后展开想象,以“馋猫落水”为题目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注:请美工重新画图。
(3)请把下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们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要求:
①合理想象,适当充实情节。
②注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描写。
③以简短的议论结尾。
④题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