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投资统治地位的五种方法
(2011-11-29 21:27:08)
标签:
财经中国投资者商业日报漫步华尔街内在价值杂谈 |
分类: 报摘;文摘 |
第一是价值投资者。他们依靠对公司财务表现的基础分析,找出那些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这种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提出,最佳实践者当然是巴菲特。
第二是成长投资者。他们致力于寻找那些经营收益能够保证公司内在价值迅速增长的公司。著名投资者兼作家菲利普·费雪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采用这种价值投资战略的变种,麦哲伦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20世纪80年代对其进行了大胆的扩展。
第三是指数投资者。他们通过购买股票来复制一个大的市场细分,如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先锋基金的创始人约翰·伯格在20世纪80年代推广了这种战略。
第四是技术投资者。他们采用各种图表收集市场的行为,以此来显示投资者预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市场趋势如何以及其他“动力”指标。这种战略被《投资者商业日报》的创始人威廉·欧尼尔所大力推崇,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人们广泛采用。
第五是组合投资者。他们确知自己能够承受的投资风险水平,并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承担这个风险水平。这个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70年代被一群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所完善。20世纪70年代初,这种战略因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伯顿G·马尔基尔的名著《漫步华尔街》而开始流行。
事实上,所有投资哲学的核心问题都是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价值投资者和成长投资者认为价值和价格是不同的;指数投资者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技术投资者只关心价格而不关心价值;组合投资者则认为价格就是价值。
很明显,价值投资者对技术投资者与组合投资者不以为然(反之也如此),对指数投资者可以接受。格雷厄姆就认为这种战略对防守型投资者很有效,而与成长投资者的关系则非常微妙。
文摘自: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
当今的中国证券市场被:成长投资者和技术投资者所统治,造成了今天“食品饮料行业和医药行业”的股票,估值高高在上的现状,使“价值投资者”望而却步;技术投资者的兴风作浪造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过大。
第二是成长投资者。他们致力于寻找那些经营收益能够保证公司内在价值迅速增长的公司。著名投资者兼作家菲利普·费雪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采用这种价值投资战略的变种,麦哲伦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20世纪80年代对其进行了大胆的扩展。
第三是指数投资者。他们通过购买股票来复制一个大的市场细分,如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先锋基金的创始人约翰·伯格在20世纪80年代推广了这种战略。
第四是技术投资者。他们采用各种图表收集市场的行为,以此来显示投资者预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市场趋势如何以及其他“动力”指标。这种战略被《投资者商业日报》的创始人威廉·欧尼尔所大力推崇,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人们广泛采用。
第五是组合投资者。他们确知自己能够承受的投资风险水平,并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承担这个风险水平。这个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70年代被一群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所完善。20世纪70年代初,这种战略因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伯顿G·马尔基尔的名著《漫步华尔街》而开始流行。
事实上,所有投资哲学的核心问题都是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价值投资者和成长投资者认为价值和价格是不同的;指数投资者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技术投资者只关心价格而不关心价值;组合投资者则认为价格就是价值。
很明显,价值投资者对技术投资者与组合投资者不以为然(反之也如此),对指数投资者可以接受。格雷厄姆就认为这种战略对防守型投资者很有效,而与成长投资者的关系则非常微妙。
————————————————————————————————————————————————————————————————————————————————————————————————
后一篇:垄断性的银行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