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世经商之道

(2010-12-02 22:48:43)
标签:

常子久

缸瓦市

粮店

物价

七七事变

杂谈

分类: 评论

北京有一家很有影响的清真老字号,名字叫大有粮店。

1917年开业后,由于经营不善,年年亏损,1935 年的时候,已到濒于倒闭的境地。当年秋天,经股东大会通过,一个叫常子久的人,担任粮店的经理。从此,买卖越来越兴隆,常子久到底有什么灵丹妙药呢?

七七事变之后,华北由于政局不稳,物价时涨时落,如果这时把握不住行情,就会蚀本,所以大有特别注意市场预测。他们每天早上派专人到粮食市场去了解行情,观察市场动态,并且凭着多年积累的一套经验,制定了:一涨买,二涨买,三涨不买;一落不买,二落不买,三落必买的经营方针。 copyright xmfv.com

    由于注意市场预测,能在粮食价格降至最低时买进,在粮食价格涨至高峰时卖出,并使库中的存粮总保持一定的数目,因而赚了大钱。

   1945年日寇投降前夕,物资严重匾乏,物价高涨,一般粮店多认为粮价还会进一步上扬,担心卖出后会赔钱。

    大有粮店估计物价不久将要大落,于是抓住机会大量倾销存粮。果然日本投降后不久,物价就猛然下降,大有因行情看得准,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大赚了一笔。

    后来,大有粮店打听到消息:国内战争将要爆发。经过分析,他们认为内战爆发后,物价又会大涨,于是趁物价在低点时,大量购进粮食。果不其然,很快物价又涨了上去。这样一来,大有又赚了一笔。 xmfv.com

   1948年解放军围城阶段,城外的粮食运不进北平,城内因粮食短缺,价格一天要上涨好几次。大有粮店利用这个机会,偷偷地将粮食从城外运往城里,在位于缸瓦市的大有西栈门市零售。 xmfv.com

根据时局变化及时采取应变策略,大有粮店在战乱时代发了大财。

----------------------------------------------------------------------------------------------------------------------------------------------------------------------------------------------------

   回想起之前的一次食用油涨价,从3元左右开始起步上涨,4元时人们没有感觉;5元时有点后悔;6元时非常的后悔自己为什么在4元时不买上一些呢?涨到7元时开始愤怒坐不住了;涨到8元之后人们开始大桶小桶的往家买;涨到9-10元时有些人非常的高兴庆幸自己买到了“便宜货”。可惜的是10元的价格只停留了很短的时间之后就反转向下,一直跌回到了4元左右。

   我在单位跟我的同事们说,一定不要参与抢购,家里有的吃就不用买,真正到某一天家里的油吃上了,就去超市按当时的价格买上一点,够短期吃就可以了,听取我建议的同事们没有受到经济损失,没听的人到现在为止可能还吃着8元以上的油呢。

   静静地观看潮起潮落,但凡与炒作粘上边的商品,都会经历这个非理性的过程,我们只需要理性的对待,一切脱离价值的东西只要我们不碰就不会有大的损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