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故事:皮街女老板

(2011-03-14 16:25:41)
标签:

创业故事

记者

刘春

杂谈

分类: 百姓故事

初春的天气忽冷忽热,让人捉摸不定。这天是星期日,集宁市皮件一条街车满为患,挂着北京、天津、山西以及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市车牌的各种车辆停得满满当当。这是近年来皮件一条街的一道景观,每到周六周日,周边省区前来进货的客商便云集于此,出现停车位告急的状况。

鹏亚皮件的老板高存美穿过车流,进入店里,和几个熟客打着招呼。店里的几个熟客之间似乎也认识,彼此谈着近期各地皮件的销售情况。偶尔有几个散客进来,店员热情地招呼着,介绍皮衣款式、质地等情况。那些熟客不需要过多介绍情况,他们中有的人对鹏亚皮件已经非常熟悉了。

高存美在和熟客的闲谈中,留意着各地对皮件的需求,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货源供给情况。这些客人,已经成为生意伙伴,高存美对其他地区市场的把握,很多时候来自于这些人的描述或者只言片语。

高存美现在越来越关注市场了。店里的皮具,大到皮衣小到钱包,产品的款式和质地无一不是通过市场考察进的货,自己生产的产品,也都充分参考了皮件市场的流行元素。她天南地北的没少跑,别人看热闹,她看门道,看到好的款式,便用心记下来,或者干脆买下来,回到集宁,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加工成有自家特色的产品。她觉得这不是抄袭,也不是仿制,而是跟进潮流。

她吃过不懂市场的亏。

1991年,高存美进入皮件生意领域。那时候,她筹集了3万元资金,买了5台机器,自己进来皮料,让集宁皮件厂的老师傅帮助设计加工产品。当时,集宁做皮件的没有几家,都是皮件厂的人自己搞小作坊加工,人们都揣着试试看的心态,并没有大的理想和长远的目标。高存美也是这样,没想到,战战兢兢一年下来,赚了3万元。

3万元让高存美把皮件生意做了下来。1992年,她又购置了10台机器,开始招聘人办起了皮件加工厂。步子虽然迈出了,但是高存美还是不太懂原料,生产成本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再加上产品品种单一,只加工手套,办厂并没有给她带来理想的收入。

1993年,集宁市开始扶持皮件产业,打造了皮件一条街,对皮件街里的商户免税三年。这个利好消息,刺激了观望着的集宁人,皮件街很快成了皮件生产销售的集散地。高存美的皮件生意这才正式起步。她招聘了五六十名工人,开始做皮衣。

政府的支持,媒体的宣传,很快让皮件一条街在国内有了知名度,这里的皮件火了。到1998年,高存美不但在皮件街开了分店,在山东淄博等地也开了专卖店。那几年,高存美脑子里想的,眼睛里看的,都是皮件。而当时皮件街的商户有5000多家,从业人员有3万多人。几乎全国各地都在盯着集宁的皮件产品,不少商户每天的营业额最高时候能上万。

高存美专注于生产量,他要保证生产上的供应。让她没有料到的是,全国皮件市场出现了一场下滑的危机。等她明显感到生产出来的皮件卖不出去的时候,危机猝然而至,皮件街的商户几乎有70%被危机击垮了。高存美也懵了,这次市场危机呈直线型,一下子就下滑到1994年的水平。

这生意还能做吗?眼看着几十万赔进去了。自己的7家店只保留了一家,这一家基本上没有利润。她开始反思,皮件街剩下的不足200家商户也在反思。不难得出结论:大家都被火了的市场形势麻痹了,都没有想到风险,都没有认真去琢磨市场。

市场依旧在持续低迷。一间35平方米的店铺,原来的租金是每年4万元,2000年到2002年,4000元就可以租上。尽管这样,店面仍无人问津。人们都说,皮件一条街完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高存美平复了心情以后,坚持了下来。在市场面前,趋之若鹜是常情,但是盲目跟风也是弱点。自己的技术、设计在当时都算是成熟的,按理说,要是自己稍加留意,就不会吃这么大的亏。吃亏是福,到了必须长一智的时候了。

如此惨淡经营到2004年,皮件市场开始解冻。高存美感觉到机会在一次来临了,她经过了一次危机,已经变得成熟了许多,她按部就班地进行了调整:调整款式,产品顾及不同年龄、性别,精工细作,工艺做到精美,合理定价,让产品物超所值。同时,她死死盯住市场,不急躁,不冒进,有条不紊。

皮件街也在同步进行着产品和理念的更新。

高存美到南方去看皮料。一家皮料销售商指着手里的皮料给她看,说你看着皮料质量多好,这是纯正的内蒙古皮子。这句话把她说傻了。自己一直在找上好的皮子,找来找去,却没想到南方人竟然用内蒙古的皮子说事。再看了几家,几乎都在吹捧内蒙古皮料。高存美回到了集宁,收购了一批质量上乘的皮料,运到南方去“熟”,南方的熟皮工艺还是很先进的。她在为新一轮的市场销售高潮做着准备。

不出所料,2008年到2010年,皮件街再次崛起。这一次崛起,是有实力的崛起,是痛定思痛后的理性发展。高存美在皮件一条街是领头羊,不少商户都悄悄地跟着她的思路经营。营业额在上升,皮件一条街的知名度在上升,集宁皮件迎来了春天。

当不少人为好形势偷偷兴奋的时候,高存美心里却是冷静的。她心里还有没完成的理想: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且做成知名品牌,就像当初的“熊猫”皮衣的品牌一样。这里不缺政府扶持,政府已经新建了皮件园区;这里不缺原料,内蒙古是最好的皮料基地;这里不缺市场销路,现在的情形足可以很好的经营5年时间。缺少的恰恰是本土品牌。

下午三点多,皮件一条街逐渐安静下来,除了零零散散的顾客,远道的都已经返程了。高存美开始思考自产自销的发展模式。但是,优秀的设计人员、年薪20万元的技术工人等问题仍令她头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