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故事:当家人

(2011-03-09 14:50:09)
标签:

创业故事

刘春

记者

内蒙古日报

杂谈

分类: 百姓故事

  中山路,呼和浩特市的商业中心。这里永远熙熙攘攘,永远车满为患。业之峰装饰公司总经理景志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停好车,锁上车门,回过头向铺满中山路的车流看了一眼,长长地吁了口气,急匆匆地向公司大楼走去。

  遭遇堵车已经司空见惯,着急也没用,景志已经不再着急。然而公司的发展遭遇“堵车”却让他不得不急。2002年,业之峰入驻呼和浩特,给刚刚起步的首府装修业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一年以后,在一家公司干了半年,拿了2个月工资的景志,成功应聘进入业之峰,做工程监理。这时候的景志刚刚毕业不久,对于赚钱还处于摸索阶段。

  2004年,公司内部调整,景志成为工程部经理。这是个炙手可热的差事,决定着公司的业绩。景志并没有狂喜,他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接下来让他更有压力的,是工程返修。之前,公司业务非常好,最好的时候,平均每月能做一百多万元的单子。业务太多,人手有限,工程上难免留下后患,这个时候他出任工程部经理,不得不一边开展业务,一边为以前的问题工程“擦屁股”。

  那时候,他最怕接电话,最怕员工找他说客户又在反映工程质量问题。不愿意做,因为不是自己的过错,凭什么要自己承担后果?但是必须去做,他就是这个角色。在矛盾中,他坚持着,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摆脱这些噩梦。好在品牌公司在装修市场极具竞争力,新开拓的业务还能够为公司实现利润。

  随着业之峰的逐渐成长,呼和浩特的装修市场也在逐渐变局,其他有实力的品牌公司渗透了进来,并且出手大方,颇有大制作大优惠的意思。景志敏感地捕捉到这种变局,更加兢兢业业,力求精致。尽管业之峰步履维艰,却在走上坡路。此后不久,业之峰独立青城,成为行业的老大。但是,景志也意识到,用不了多久,业之峰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被打破,面临的竞争将会更加残酷。实际上,景志并不排斥其他品牌公司的入驻。真正的竞争不应该害怕对比,有了对手,也就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才会更清醒地发现自身的不足。景志在这样的心态下,不断调整着经营策略。

  2009年下半年,公司股东开始拓展其他业务,景志被任命为总经理。这时候,呼和浩特装修市场已经战火纷飞,五六家品牌装修公司纷纷打出降价牌,甚至赔本赚吆喝,再加上各种门类的小装修公司、“桥头部队”,形成了白热化的竞争态势,消费者满头雾水,装修市场急需规范。该洗牌了,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不但客户利益不能得到保证,装修业的发展也会走入歧途。过去做过“老大”的业之峰不得不开始思考。而此时,一直倾向于工程质量而轻市场营销的运营模式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业之峰的工程业务被吃掉了一大块。

  竞争激烈并不可怕,对业之峰不利的是竞争对手的恶意诋毁,一些关于业之峰已经停业之类的谣传在客户群体内开始传播。还有从公司离职的一些人,打着业之峰的旗号私自揽工程。工程干好了,没有业之峰什么事,一旦出了问题,业之峰便成了替罪羊,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来解释说明。这一年,由于种种原因,业之峰亏损了40多万元。这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亏损。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是管理机制,是运作模式过于陈旧,不适应当前的市场形势。这是景志经过深深思考后找到的答案。他对装修市场进行了一番深入分析,并很快作出决策:装修质量要更上一层楼,始终保证质量第一;价格上要将利润降低到真实的20%;队伍要进行整合,将市场上普遍执行的转包经营模式改变为公司直接进行工程操作。

  业之峰减掉环节上的员工,开始降低利润,率先在业内将利润透明化、公开化,又将一些装修工人正式纳入旗下。业之峰第一次也是首府第一家告别了工程转包,有了自己的装修工人。“新政”实施以来,业之峰业绩开始回升。

  在一次员工会议上,景志说,为客户着想,是公司发展壮大持久不衰的一大利器。事实也是如此,过去,业之峰接待客户,十单能成两单,现在能成五单以上。利润降低了,收入却有了增长,工人成为业之峰员工,责任心不断增强。两年多没有得到客户送锦旗的业之峰,今年又收到了客户送来的锦旗。

  每次景志来到办公室,总是有意无意地向那面锦旗看一眼,是鼓励自己,也是在暗示员工,好好干,锦旗就是客户的认可,也是你的业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