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让音乐飞
(2011-03-09 14:40:29)
标签:
创业故事孙云音乐内蒙古日报杂谈 |
分类: 百姓故事 |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少的孙云疯狂地迷上了吉他,如醉如痴地弹唱《站台》、《再回首》等流行歌曲。没有老师,就找简易教材,自己摸索弹奏,看到会弹几下的,便凑过去跟人家学,人家不教,就偷艺。
家里人不认为弹吉他会有出息,并不赞同,他只好偷偷地学。他收集了不少国内吉他手、世界吉他大师的演出照片,那些照片让他的吉他梦越做越痴。
后来,他揣着吉他梦考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苦练了一个学期,他的吉他弹奏水平便大步提高,已经可以为人伴奏了。
孙云开始思考,学会这门技能,能做什么赚钱的事儿。如果只是自娱自乐,学到这个水平就够了。他想让自己的吉他梦能够飞起来。于是,上午他认真学习功课,下午便离开学校,想给自己找一份和吉他有关的工作。
一天下午,他走进呼和浩特市的一家酒吧,酒吧里还没有客人。他找到老板说明来意,老板听他弹了几首歌,当即同意留他来酒吧兼职。当天晚上,他坐在了这家酒吧的演奏台上,按照约定,完成了当晚的伴奏工作。老板很高兴,告诉他可以长期在酒吧做乐手。
他得到了
再开学时,孙云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上午学习功课,下午教学生弹吉他,晚上到酒吧伴奏。周六日,他上课或为婚庆典礼做乐手。当然,这些都是尝试。收入多了,孙云的梦想也飞得更高了,他一边忙碌,一边勾画着毕业后的工作蓝图。
两年的专科学习很快结束了,他放弃了回巴彦淖尔当教师的工作,毅然留在了呼和浩特。上学期间铺好了道路,毕业后不用为没事做发愁。在出租屋里,他带了十几名学员,还在外面兼职做好几份和吉他相关的工作。他不停奔波,为资本积累做着准备。
2002年,孙云贷款买了自己的房子,教学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招收的学员也多了一些。2004年,孙云结婚了。婚后,在妻子的帮助下,他的吉他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家里的吉他教室已经有30多名学员。
一天,一名学员家长对他说,孩子在他这里确实学会了很多东西,不仅是吉他演奏,还学会了做人。但是这样在家里办学,总给人不规范的感觉,她带孩子第一次来就担心会不会上当受骗。这位家长的话让孙云思考良久,是应该有个像样的教学环境了。
2006年,爱乐者吉他培训中心在金地商城临街处开业了。因为买房子、结婚花去了不少钱,开培训中心所需要的资金着实让孙云为难了一阵子。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算是渡过了难关。培训中心既做吉他教学,也销售乐器。事业似乎像个事业了。开业一年时,孙云算了算账,只赚了1200元。这个数字让孙云很失望,还不如自己在外面兼职赚得多呢。当他苦笑着和一些朋友说起这点收入的时候,一位同行说,三年内不赔钱,就算成功。这句话让他坚持了下来。
第二年,孙云赚了1700元。他开始考虑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企业的运行,有时候没有太多让人思考的机会,商机转瞬即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期间,他毫不犹豫地投资了10万元,做了一场露天演出。没想到,这场让他非常担心的演出获得了成功,“爱乐者”名声远播,两个月后,学员开始闻“声”而来,达到50多名。第三年,他赚了一万多元。
此后,学员不断慕名而来。2009年暑假期间,达到300多人。埋头教学的孙云也开始从吉他教师到管理者的转变。过去的学生有些成了吉他教师,教室重新装修改造,爱乐者从里到外焕然一新。这一年的收入是可观的:毛利润十万多元。
2010年,吉他培训市场渐趋饱和,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被打破,要想继续实现新的跨越,除了要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外,还要为学员提供更为优越的教学条件,其中必须解决的是就近办学的问题。
十万元是不是可以做五十万元的事情,孙云没有计算清楚,但是形势的发展已经对他的事业提出了扩张的要求。经过考察,2010年11月,爱乐者第一家连锁店在桥华世纪村附近开业了。与此同时,孙云开始了多元化培训,不再只做吉他,包括钢琴、古筝、架子鼓等项目相继上马。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一年,孙云将面临着更大的市场考验。他不仅要做管理者,还要做市场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