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十年
(2008-11-08 17:44:20)
标签:
内蒙古日报编辑记者党报记者小报假记者记者节杂谈 |
分类: 神形俱散 |
做记者工作,算来已经十年了。十年,就像思维从这端想起,在那端倏忽间结束。究竟做了哪些事,仔细想来,却也不好总结。
记得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骑着一辆不用铃的自行车,车后架上带着一位美女同学,路过我内蒙古日报社大楼时,我说了一句话:我一定会进入这里。我不知道那位同学当时怎么想,但是我就这样说了。晃晃荡荡地在小报辗转了大概一年,因为一件事,我不得不离开那家小报。正在这时,我在同学的办公室里看到了内蒙古日报社对社会招聘编辑记者的启事,便去报名。没想到竟然考了进来,这也是内蒙古日报首次面向社会招聘编辑记者。
那年,我24岁,稀里糊涂的年龄。
进了报社,便全力以赴,在一些老师的指点下,逐渐成熟。写了多少稿子,没统计过,编辑多少版面,也没认真计算。反正,我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干起工作来一丝不苟,可谓敬业。有过志得意满,也有过灰心丧气,有过一往无前,也有过牢骚满腹。十年就这样弹指而过。
如果真的按照时间顺序写下来,应该能写本书了,可是真正想写,却感到为难。记者,仅仅是一个职业,或许有光环,身在其中,自然明白这个光环的含义。日子像流水,生活忙忙碌碌,混日子能过活,认真点也是一样过活。当有人说你们这个职业很好很神秘的时候,我不想去解释,任何职业干了10年,新鲜感也都没了。支撑自己继续奋斗下去的动力,无非是责任心而已。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甚至有些郁闷。是什么原因,很难说清楚,也无法说清楚。
记者,在10年前是很荣耀的职业。10年过去,媒体多了,记者也多了。什么多了都会渐渐失去魅力,更何况不按规矩出牌的记者也多了起来。真记者违规,假记者凑热闹,记者这个群体渐渐充满了争议。
说记者好的不少,因为他们遇到了真记者里的好记者;骂记者的也不少,原因就林林总总了。记者,在风口浪尖上博弈,好多事情最先知道最先看到,可是好多事情知道也就知道了,看到也就看到了,如此而已。
我是党报记者,自然受到的约束多些。头几年还抱怨,这几年却明白了:人应该活得积极点,职业也应该表现积极些。用积极的态度影响自己的读者,让他们感受、体会这种积极心态,这应该是记者应该做到的。因此,我写博文也很少参与那些自认为无所谓的争议,也不去写那些可以赚点击率的文章。
如今,我应该相对成熟了(新闻业务),可是我知道,文无止境,永远也不会有最好。新闻记者并不是最好的职业,但是我已经别无选择--离不开文字了。那就奋斗吧,就算给自己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