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三哥观点 |
听到张纪中导演准备于7月份开始拍摄《鹿鼎记》,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为张导的执著感动,一方面又为张导对金庸先生作品的把握有点担心。在此斗胆为《鹿》剧的拍摄工作提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正确评价《鹿》剧在金剧中的地位。武侠小说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众多武侠小说大家,没有能出金庸之右者。《鹿鼎记》是金大侠的封笔之作,据说也是金大侠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可以想见金庸迷对小说的熟知程度,小说在广大读者中目的地位。因此,张纪中所拍之《鹿》剧,在众多武侠剧中也应该居于江湖老大的位置。因此张纪中先生要有充分准备,要拍出档次,拍出品味,拍出《鹿》剧在武侠剧中的地位。
二、积极应对武侠剧市场的挑战,认真研究拍摄武侠剧的规律。打开电视,此侠陨落彼侠起,到处刀光剑影,江湖恩怨,儿女情仇。时至今日,仍有侠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毋庸置疑,武侠剧市场狼烟四起,鼓角争鸣,《鹿》剧重出江湖,难免英雄滴血。之所以各类武侠剧纷纷粉墨登场,证明此类电视剧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张纪中显然占有了一部很好的题材,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拍好,让观众认同,还有一个研究规律的问题。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可循,武侠剧亦如此,希望张导演能够网络贤才,认真研究武侠剧成功经验,摸索出规律,以科学的态度拍好《鹿》剧。
三、采取积极措施,在《鹿》剧拍摄前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实际上这个建议有些多余,张大导演应该精于此道。问题的关键是,经过《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张大导演的名声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虽然《天龙八部》、《神雕侠侣》为其挽回了很多面子,但是不同的声音还在指天笑骂。本次《鹿》剧投拍,希望能赢得最大范围的支持声和喝彩声,至少比例应该在50%以上,如此,演员没有顾虑,张导演也不会受流言左右。这就是所谓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要在认真分析武侠剧、尊重金庸原著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张纪中导演的《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获得了很大成功,搏得了鲜花和荣誉。为什么他玩武侠却很被动,我觉得一是他没有充分尊重原著,自作主张改变情节和人物个性,让观众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另一个原因是在演员的选择上没有把握好金庸小说中人物的特点,比如郭靖和黄蓉,比如令狐冲等等。当然,也不能墨守陈规,要进行适当的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绝对不是无原则的胡乱改变人物形象和剧情。要进一步拓展选择演员宽度,解放思想,避免出现明明应该外国人演得角色,非要弄个中国人染上黄头发滥竽充数;避免“武侠剧快节奏向《三国演义》的四平八稳”转变、“明明是小场面非要弄个千军万马,向靠场景规模取胜”转变,要根据剧情实事求是确定节奏,确定场面大小。
五、经费筹措要到位。手里有钱心里不慌,避免出现《神雕侠侣》封镜了,尽管节省开支还欠200万元的事情发生。经费问题应该不是难题,很多大企业看好你的作品,自然乐得投资来换取更大利益。这对于张导演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事、难事。
六、要增强剧组人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对于违犯纪律、发生重大差错和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及时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直至辞退处理。此番官话连篇,旨在提醒不要在剧组出现“某某恋”之类的绯闻(新闻炒作可以换一种方式),要处理好环境保护和拍摄外景的关系,不要犯《无级》剧组所犯的低级错误,戏没拍好,反而因为破坏环境惹来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