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危情村庄

(2006-04-21 11:37:08)
    行的目的地是包头市固阳县银号镇文圪气村。据那里的村民反映,因为采矿,整个村子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固阳县政府的一份资料描述:文圪气村位于银号镇20公里处,全村现有83户居民,200多人,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基本上靠天吃饭,农民广种薄收。村南有一定储量的蛭石、铁石等矿床。上世纪80年代,成立国营蛭石矿,而铁矿石由于品质较低一直无人问津。80年代后期,由于蛭石市场不景气,国营蛭石矿被迫停产。当地农民在矿区内闲置的坡地开垦种植,此种状况持续了20年。
    带着对文圪气村概念性的认识,我们出发了。
    车沿着呼和浩特市至武川公路向西南方向行驶。一行三人说说笑笑,虽偶有沙尘扑击车窗,但还算顺利。走出三分之二的路程时,迎面一辆重型卡车强行超车,逆行着迎面驶来,我们的司机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就在我们的车刚刚停下的一刹那,卡车呼啸着擦身而过,好险!车里一阵沉默,而后,继续前行。
  通往村子的是一段山路,路沿着山势蜿蜒曲折,身边不时有一辆辆拉矿石的重型卡车卷着沙尘驶过。每每此时,我们的车就要停下来让路。向导说,这里没有交通规则,那些卡车司机很野蛮,专门找好走的道路,如果感觉到有小车影响到他们,他们会下车骂人。好在我们没有遇到。
  车离村子不远了。我们的视野里出现了一处处采矿留下的痕迹,同行的另一位记者不时地用数码相机拍路边的场景,迎面驶来的卡车司机很异样的看我们。临近村子,采矿点多了起来,沙尘更大了,我们的车停停走走,不时地让路,不时地被沙尘包围。能够看见村子了,我心里一沉,直觉告诉我,这个村子已经不适合居住。站在高处可以看到,村子前后被采矿挖开的矿坑、矿石和废土包围着,村子里时而有卡车驶过,村子的一部分就从视野里消失了,代之的是滚滚扬尘。
  我们将车停在村子里的一家饭馆门前。饭馆前面20米左右是一处矿坑,有几十米深。进了饭馆,听说要来记者,不少村民已经等在那里。饭馆很简陋,也就是40平方米左右。除等待我们的村民外,里面有几个就餐的客人。村里的百姓从来没有见过记者,见我们是几个年轻人,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店主人是我早就见过的,他很热情地招呼我们,给大家介绍我们的身份,人们才热情了一点。
  我们在路上走了四个半小时,司机和另一个记者已经饥肠辘辘了。我没有食欲,一边吃饭,一边和坐在身边的前任老村长了解情况。其间,不时地有村民进来,悄悄地坐下,看着我们。
  老村长比较健谈。他告诉我们,这个村子几年前山清水秀,人们过着平静而悠闲的日子,那时候,80多户人家养了近2000只家畜,日子过的不穷不富。从2002年开始,县、乡两级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引进十几家矿业公司。他们因为采矿,大量占用、毁坏村耕地1600余亩,毁损人工林地1152亩,草场1000余亩。现在,村民赖以为生的土地人均仅0.5亩。这点土地因为大量含矿物质的粉尘的覆盖,已生产不出农作物。同时,水源、环境、空气被重度污染,大小牲畜接二连三地死亡,现存栏已廖廖无几。
  村民们反映,现在,十几家采矿企业包围了整个山村,开山炸石的炮声接连不断,震耳欲聋。炸起的碎石满天飞,时刻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村民的房屋均被放炮震坏,有的已成危房,不能居住。门窗上的玻璃几经更换也无济于事。饭馆老板指着门前的矿坑说:“就这里,炮眼距离我们的饭馆只有30米远,一放炮就像地震”。
  村民认为,村子里来了采矿企业,这里就成了工业村,人们都可以有自己的工作了,土地卖就卖了吧,但是没有想到,到目前为止,只有30多名村民成为矿工,而且,他们的工资根本无法保证生活。没有土地,村民吃粮吃菜都要花钱买。文圪气村出现这样的生存状态:村民以农民的身份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但是这种日子,他们过的很尴尬。人们开始担忧:矿总有采完的一天,那个时候,土地已经没办法恢复,他们该怎么办,子孙后代该怎么办?
  2005年3月份,一家名叫华业的矿业公司入村采矿,在村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村南的40多亩耕地进行开采、挖矿、建房、践踏。村民出面拦阻未果,进一步激化村企矛盾。村民为此几次找县信访办、土地局、经贸委、矿管委要求解决,但直到现在未有答复。说到这件事,村民们还谈起一件更蹊跷的事情:2005年12月1日,银号乡政府有关人员来到村里,称“你村位于河槽南的土地1991年已被国家征用,1991年以后你们属于第二轮承包”。村民们不明白:既然国家已经将土地征用,为什么对当地群众没有进行安置,也没有发放土地补偿金?为什么不向农民公布?为什么农民每年还要向国家上缴农业税及摊派款,所交款何人收取,用于何方?30年承包期算不算数?
  对于村民的陈述,我们做了录音。
  了解了大概情况,村民开车带着我们在村里到处看了看。刚看了一处,我们就已经征尘满衣了。我们眼里,到处是采矿破坏的痕迹,村子里除了深几十米的矿坑,就是采矿剩下的废料。随行的村民说,村民用了好多年的水井被卖掉了,现在的饮用水是尾矿水。我们看了耕地、林地被破坏的情况,又走进村民家里。每家村民的房屋几乎都不同程度地被震裂,有几户的房屋经过矿主的修缮,后来又被震裂。  
  一位60岁的老大爷知道我们来采访,给我们双手作揖,恳求我们说:你们管管吧,你们都看见了,我们老百姓没法活了。我们好言安慰他,告诉他我们会尽力想办法把情况向上级反映。善良的老人哪里会知道,我们都不晓得我们反映上去以后,结果会怎样。
  当晚,我们离开了村子,在沙尘中几次迷路,才冲出重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危机山村
后一篇:打开天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