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号队

分类: ■绘画作品■ |

我在北京后孙公园小学上四年级时,为了在“六一”儿童节或学校运动会等活动时现场助兴,学校成立了一支鼓号队。经过选拔我被选为号手,当老师通知我时,我甭提多高兴了。鼓号队使用的乐器有:大鼓6至12个,小鼓、小镲、大镲、铜号等若干。一般男同学敲大鼓和吹铜号,女同学打小鼓。参加鼓号队的男同学要准备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学校只提供乐器和白手套,领铜号那天,老师带我们来到库房,从一个大箱子里拿出铜号发给同学们,我兴奋的从老师手里接过铜号,更高兴的是可以把铜号带回家练习。
吹铜号这活儿看似简单,要求嘴唇收紧,成微笑状,喇叭头触在紧闭的嘴唇中央,用气吹还不能鼓腮帮子,实际吹响都很不容易,喇叭头可以拔下来练习吹气吸气,嘴唇都被咬破了总算吹响了铜号,号声特别大,练习时还要避开邻居休息时间,我在自家小院吹响铜号,招来邻居家孩子过来看,孩子们一起摆弄这玩意儿,他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眼神儿。为了参加活动,父母专门给我买了白衬衫、蓝裤子,可是白球鞋是旧的,记得参加活动前一天,我拿白粉把已经发灰色的旧白球鞋涂得雪白。
当年,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观礼台旁边是鼓号队方阵,被红领巾、白衬衫、蓝裤子、白手套“武装”起来的我站在鼓号队方阵中,红领巾在白衬衫的烘托下更加鲜艳,紧握的铜号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按口令鼓号队全体起立,最前面指挥棒上下挥动,伴随着节拍,鼓声、镲声、铜号声演奏出国歌的旋律。想起开始我练习时可能吹的不得法,怎么也吹不出高音,最初几次活动在现场我只能是“滥竽充数”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后来经过我不断练习最终吹出了高音,这说明有志者事竟成。现在一提到“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我还会想到当年吹铜号的经历。
我的“老刘画画儿”已经落户今日头条。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带你走进那尘封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