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2018-01-05 13:51:35)
分类: ■绘画作品■
2018年1月5日《京郊日报》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照片中寻找灵感 胡同画记录历史

            

●于曈 马鹤仪

       用老照片留住曾经的真实,再用水墨画绘出当时的意境,变的是形式,不变的则是对历史的缅怀。刘鹏通过国画这种形式让北京老胡同原始风貌跃然于纸上,带我们重温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北京。

    绘画始于收藏老照片

       刘鹏是位土生土长的南城老北京人,年少时与绘画结缘。16岁师从已故山水画家吴广泉,专攻传统山水十余年,高中毕业后分配在大栅栏综合修配厂美术组,曾为佳能、夏普等品牌画广告,这些广告曾悬挂在前门外大街正阳桥牌楼东侧。之后他分别在北京工艺品厂、陶然亭地毯厂从事设计工作,还在北京红旗业余大学实用美术专业学习了3年。这些阅历成为刘鹏水墨胡同画的创作积淀,而其中最特别的经历则是从2000年开始,至今17年间收藏老照片的经历。

       刘鹏考入公安系统工作后便不再从事专门与绘画相关的工作,他在单位里负责本部门的档案整理和外宣,是《首都公安报》通讯员,与照片打交道的次数越来越多。一次偶然地翻阅一本《旧京史照》,使他从此成为一张张记录北京历史的旧照片的收藏者。

       打开刘鹏厚重的老照片影集,从老北京的城池街巷到文化民俗,甚至小到北京门牌的变迁,都尽收囊中。2016年刘鹏在新浪网开博,网名为凝固历史刹那永恒,他将老照片整理上传到博客中,目前已经超过了3000万点击量。刘鹏还把收藏的老照片扫描成电子文件,按照不同主题、内容依次排好,放置在电脑的文件夹中,有些反映老街道风貌的几张照片合起来,大体上就可以复刻出当时整条街的场景。除了这些之外,刘鹏还制作了一些“穿越照片”,将现在的场景与当时进行对比,更有一种视觉上变迁的冲击感。

    退休后,刘鹏想重新拾起当年的绘画爱好,可是如果像其他人一样画山水,画的人太多,不容易画出新意。刘鹏便想到这17年来自己收藏的近5000余张老照片,这些老照片极具史料价值,记录了曾经北京的样子,刘鹏决定把这些老照片作为素材进行绘画创作。

    胡同画记录老北京文化

    那么具体画什么呢?刘鹏想到了承载北京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胡同。今天,保存完整的胡同已不多见了,而一些恢复性重建的胡同也与原来的胡同相差甚远,一些房屋外墙采用贴砖的方法模仿砖墙,门前的门墩粗制滥造,画蛇添足的事随处可见。正因如此,刘鹏产生了画北京胡同的冲动,用水墨画形式将这块见证北京城建史的“北京胡同活化石”记录下来。刘鹏查阅有关建筑的资料,了解了建筑的画法,于是,一幅幅别具特色的国画北京水墨胡同呈现在宣纸之上。

《七井胡同》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七井胡同》这幅画位于牛街地区东部,因此地有七眼水井,供附近居民用水,七井胡同这个名字被沿用至今。《车子营》里,广内地区拆迁正在进行中,大片平房被夷为平地,待拆的平房雪后露出残墙断壁一派凄凉的景象。

《车子营》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垂花门》这幅画是参照1959年秦老胡同四合院的第二道门所画。垂花门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院落内部的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

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

《垂花门》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南板桥胡同21号旧宅》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还有一张是《南板桥胡同21号旧宅》,这张画的是南板桥胡同21号旧宅1956年时的场景。现在这座房屋早已不复存在,每每看到这张画,画面中的低矮屋檐、残破的墙壁、纸糊窗户以及墙角的水缸和竹制儿童车将刘鹏的思绪带回到童年时代。

       除了胡同画外,刘鹏还有一些作品是反映标志性老北京风貌的。去年10月,刘鹏参加了北京卫视《档案》韵律北京中轴线节目的录制,在节目中展示了水墨画作品《中华门》。这张水墨画参照上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为素材,再现了当时中华门和棋盘街的景观。从画面上的脚手架看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在建设中,据史料记载纪念碑是1952年开始兴建的,由此推断画面场景应该是1952—1953年。绘制这幅作品时按照当时的场景,画出轮廓后用水墨渲染再着淡色,画面立刻丰富起来,其效果是老照片所达不到的。用水墨画这种形式记录历史场景,在体现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同时,也具有史料价值。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从现代化城市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形成于几百年甚至一千年前的胡同似乎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但是北京的胡同每一砖一瓦都凝聚着老北京生长的细胞,构筑成老北京的一个符号。如果这种符号消失了,北京自身所独有的内涵也将消失殆尽,变为所谓“千城一面”的现代化城市复制品。刘鹏用水墨画来记录历史,让一张张传统画作成为“北京文化的信使”,让北京胡同在后人的记忆里继续延续下去。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意象水墨画唤起回忆

        刘鹏对于水墨画的创作有着自己的理论。“作画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他告诉笔者,绘画时要注意删减,运笔时,能一笔完成的不画第二笔,做到一气呵成,追求神似的同时尽可能不失胡同画的整体,在绘画中,表现其自然的真实,而非真实的自然,达到一种水墨淋漓的效果,最终形成个人风格的复古水墨北京胡同。在刘鹏创作的水墨北京胡同中,就充分表现出了他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于老北京生活的怀念。“我从小就生活在破旧的四合院,画画可以勾起自己对于童年的回忆。”刘鹏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喜欢养各种小动物,看着自己画的《南柳巷62号小院》这儿是他出生地,听父亲说:这个院落民国时期是当铺仓库,1956年,爷爷和全家人从骡马市大街193号搬到这个院儿,1978年,小院儿房屋被南柳浴池征用,1978年他和父母、妹妹从这迁出,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虽然现在这座房屋早已不复存在了,但看到画面中的屋檐、窗户、枣树、葡萄架以及墙角的水缸就会将他带回到童年时光,炎热的夏天,在葡萄架下,刘鹏的母亲给他洗完澡,身上涂满爽身粉给他扇着扇子,如今每当刘鹏回忆起在小院里和小伙伴儿下棋、拍元宝和追跑嬉戏的场景,仍然感到十分有趣。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刘鹏说:“如果把写意理解为可以任性情奔放,写实必须细致刻画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绘画理论中,通常把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叫作‘意’(或‘情’),把画面形象叫作‘境’(或‘象’),二者有机结合便形成‘意境’,而有‘意境’的绘画作品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所以‘意境’便也成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在刘鹏笔下的水墨画中,描绘了现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的北京城古老建筑,既表现了画师记录历史,传承中华文化的心境,也唤起了对老北京有着同样记忆的欣赏者的共鸣。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伴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作为构筑老北京符号的北京胡同,正在一点一点地从我们的眼前消失,为了保留住这些,刘鹏选择将他们永久地定格在宣纸上,从而唤起人们美好的回忆。刘鹏告诉笔者,在他的下一步创作中,他计划通过出去写生,选择有历史意义且构图合适的照片作为素材,摸索利用中国画传统技法和宣纸的特性,在干湿浓淡、洇湿渗透中体现出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面对北京古老建筑群的逐渐消失,刘鹏希望通过中国水墨画这一传统文化,既保留、记录了老北京的生活风貌,也传承了中国文化,还可以唤起对老北京有着同样记忆的欣赏者的共鸣。刘鹏说:“追求美好事物是人们共同的心愿,我坚信经过自身的努力,一幅好的绘画作品,终究会被人们发现,如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此 感谢《京郊日报》责任编辑张晓红和本文作者于曈、 马鹤仪对我创作国画北京胡同的支持和帮助。

 

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刘鹏意象水墨画北京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