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在长安---大雁塔北广场

标签:
大雁塔大慈恩寺寺西玄奘中国旅游 |
分类: 怡然行摄 |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塔内装有楼梯,供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小董告诉我,大雁塔北广场有着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建议我去那看看。

去大雁塔当然不仅仅是冲着喷泉,何况音乐喷泉也要到晚上8点30才开始呢。
我近前一看,是用行书写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不由的肃然起敬。不是因为“岳阳楼记”而是我知道,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不是三朝两夕能够练出来的。
为了不打扰老先生的雅兴,我拍了两张便自西向大雁塔的南面的正门绕去。广场上有很多唐朝人物铜像,瞧这一位正在舞剑的女子,丰腴却美丽!
又见到西洋镜,只不过这一位比起在上海城隍庙里见到的哪位,多了一点乡土气,少了一点商业起,看上去似乎更让人觉得亲切一些。
想记录一下看片人的入戏,没想到惊着了美女。
为了不打扰那些看西洋镜的人,我收机继续前走,铜铸的美女虽慈眉善目,但总就是臆想出来的
有游人扮作唐朝仕女的样子拍照,活色生香地把那份雍容华贵演绎逼真至极。
埙,一种古老的乐器,在老者充满感情的演奏下,沧桑的声音空旷悠远而直抵心扉。
山抹微云曾和我说,听埙一定要在月夜的城墙上听。
也许是应为这天气,也许是因为这古塔,这来自远古的声音,在不经意间让我泪眼迷蒙。
逃离了埙的忧伤,我径自走到大慈恩寺前。
大慈恩寺的正门紧闭,游人自两边的边门进出。
无疑没有钱是进不去的,尽管是“大慈恩寺”
以下资料来自网络:
大慈恩寺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
我没有购票进入,既然这寺只认金钱不再有慈恩,我何必再去拜谒?
在入口处隔着栏杆我用长头,把锁在园里的大雁塔收进我的记忆
唐僧玄奘西去取经的铜像就立在雁塔广场中央台座上.
玄奘脸上慈悲中透着刚毅。西行而去,大雁塔和大慈恩寺均抛诸身后。
广场上的人们也在过着自己的生活。推着婴儿车走累了的爷爷,满是慈爱地抱着孙子在广场边石凳上休息。
这位大哥却在声情并茂地演唱着当年的荣耀,样板戏的豪迈把他的热情高涨。
被日子压弯了背的大妈,在路人的丢弃中寻找生活!
不觉到了东苑。
我本极喜欢民俗的东西,可是大雁塔西苑的陕西民俗大观园我却没有留步。
而东苑的陕西戏曲大观园我却绕了进去,是这奔跑的孩子把我引领?
还是古人这种怡然自乐的生活把我吸引?
可是,那里唯有绿草,空椅。人面桃花何处去了?
真正是“惆怅春归留不得”
孩子们永远是快乐的,即便是雕塑
佛主总是满脸慈悲
就这么行行摄摄,不觉已是晚餐时候,
小董告诉我哪里的老孙家的羊肉泡馍很有名。我回到了北广场,找到了广场边的“老孙家”
“老孙家”很是热闹,不过我更喜欢的是那屏风上的乐女图。
既然是慕名而来,泡馍当然是要吃的。
两个馍馍,三五片羊肉,再加上几个蒜,一小撮香菜,就是20元人民币,我觉得真的不合算,其实味道也就一般般。
吃完泡馍出来,外面已经灯火通明了。“老孙家”门口的牌楼很漂亮!
在我拍了几张夜色中的大雁塔后,喷泉表演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