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遗梦--老手工秤店及它的主人

标签:
靖港秤杆刻度凡人琐事吕定龙望城县旅游 |
分类: 怡然行摄 |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摄影技术,我是没有发言权的,因为,无论构图还是用光,这一切我还是个门外汉。但是,对于摄影的表现形式我却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目标。我以为,有生命的作品,应该是反映自己生活的时代的人或事,而这些人和事,不能仅仅是新闻与伟人。我们不能仅仅为了留住美丽,定格崇高,而忽略了身边的凡人琐事。
我知道我的技术烝待提高,但身边的人与事不会等我摄影技术提高了在发生。所以,不管我的技术怎样,我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抓住我所感兴趣的东西,记录下来,在这种记录中去提高我自己。
那次与山抹微云一起出行,在靖港有幸看到已渐渐消失的手工制秤,于是拍了下来!很感谢山抹微云的慷慨大方,能把她的构思与我分享,我许多片子是受她的启发,从而得到下面这组较为完整的片子!)
解放前靖港卖秤的店有三四家,都是江西人的。合作化的时候,这些秤店合在一起,组成了望城县度衡社。
度衡社做秤的师傅有12个。现在还健在,除了吕定龙和他哥哥,还有刘卫国、谭明亮、肖长生,不过,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吕定龙13岁开始做秤。退休以前在望城县度衡社(95年度衡社合并到车铃厂)工作,98年退休后自己一个人在靖港保健街制秤,但他三个孩子都没有学做秤。曾经带过的三个徒弟也不再做。如今靖港只有吕定龙老人还在做秤。
秤杆的材料是浏阳的,一种是仇(音)木,一种是错(音)木。
据吕定龙老师傅说:
“做秤咯杂路(这件事)看起来简单,找根木头,钻上刻度,好像就差不多了。但真正的诀窍我不告诉你。秤杆粗细和钻刻度都是有诀窍的,搞不好秤就不准。我做一把秤要个把工(一天多时间),何解(为什么)要咯多时间,咯是技术活,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