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晃荡---3

标签:
天气龙哥火塘灵芝西米打落寨旅游 |
分类: 怡然行摄 |
2号晚洗碗无痕如风等六人回了长沙、湘潭与衡阳。10.3号早,大傻回了张家界,伊哥与帮主回了古丈。广州的阿君与小西米,随怀化的西米、灰灰、阳阳留在凤凰城里玩。怀化的新空气被小女儿缠住,九九九便用了他的小面包按前一天商量好的,送我与山东来的飘曳、衡阳来的小郑去了灵芝谷。
灵芝谷是一个被废弃了的景点,居于湖南与贵州交界地,虽然离凤凰县城只有三十几公里,但由于简易公路路况太差,车子竟然开了1-2小时,打落寨就在这里。寨子之所以叫打落寨,据说是因为解放初时贵州与湖南都未将其统计进去,现在的打落寨手机信号还一时是湖南,而一时又成了贵州了。
灵芝谷景色其实挺美的,可能是因为路的原因吧,旅行社竟然没有向游客推荐,也因为旅行不推荐,才保持了其原始与宁静。
我们到达的时间是上午十点来钟,在原景点接待处负责人龙哥家吃过中餐,九九九回凤凰,我们三人则在龙哥的带领下向峡谷走去。
打落寨是我所见过的村寨中最为原始的。通寨除了少数几户砖瓦结构外,其余都还是原来的模样。房子多为框架结构,只不过框架由原木担任,屋面照例是青瓦的,屋里的隔墙则由木板构成,外墙是竹条或树枝编制而成。这竹木编制的屋墙外再用湿泥抹平,泥巴干了以后便形成了天然的冰纹。这些冰纹是透光的,屋外虽看里面不到,但屋里的人对屋外的动静却了如指掌。据龙哥说是过去为着对付土匪用的,土匪只要进村,无论从哪家经过,屋里的人不用出门,一枪从墙里扎出,土匪不死也会受伤而失去战斗力。
寨子不大,十几二十户的样子,从龙哥家出来,一路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墙与屋梁上挂满了玉米。虽然大都开着门,可房里房外,除了老人就是小孩,青壮年几乎看不到,也许都去外面打工去了吧!
从寨子出来,便是黄澄澄的稻田。稻子也已收得七七八八,虽然天气阴湿得可以拧出水来,但还是有人在收割与晾晒稻谷。农田里劳作的苗家阿婆阿公,与金黄的稻谷、稻草在灵芝谷对岸远黛近绿的群峰映衬下,原本是一幅极美的田园画,只因为那天天气的原因,便少了许多意趣。
顺着农田往下走就是去灵芝谷了。一路下来,不是过洞就是穿瀑。除了偶尔有三两孩子,通路就只我们四人,在这时候,瀑布飞花碎玉般的水流声让这山谷越发地寂静了。当我再一次穿过瀑布,进入一个溶洞拍摄时,先到的龙哥问飘曳是否跟上,我答,就在我身后拍瀑布,龙哥出洞找寻却没见了飘曳的人影,这下可把我们吓坏了,三个人满山上下找寻都不见飘曳身影。要不是这时候有人从山上下来说看到,我们不知还要寻找到何时。
找到飘曳,我们再提不起去峡谷的心,心想不如明天再去了,于是顺原路返回。再次路过收稻子的阿婆处,见我锲而不舍,阿婆不再躲闪,一任我拍摄,只可惜天不开脸,终归是没有拍到好片。
那天晚上,我们把营扎在晒谷坪,三人早早钻入帐篷,东南西北的闲扯,不知不觉就睡了。睡梦中听到帐篷沙沙作响,拉开门把手伸出,凉丝丝的雨便柔柔地落入手心,心一下子也为之柔软起来。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节,睡意顿失,压在心底的思念一下子全涌上了心头。只是,不知远方的人,在这凉凉的秋夜会不会想起我来?不想吵醒飘曳,就那么一动不动地躺着,静静聆听沙沙秋雨与心的对话。
秋雨仿佛是明白我的,越下越大,一发不可收拾。外帐随意搭在内帐上的小郑帐内下起了小雨,早上7点多,他不得不起床收帐,而我与飘曳却还一意赖在帐内,直到十点多。
原本想感受民风民情的我们,在这样的天气里,当然不再去峡谷。山里的气候比城里冷,龙哥家的火塘已烧了起来,与龙哥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任意地聊着,苗家的风土人情,过去未来。龙哥那个小女儿静静地在边上为火塘加着柴,仿佛间,我看到了灶间的翠翠。但愿,翠翠再不用傻傻等待爱人的归来,好好地读书,走出这深山苗寨,去找寻到自己的天空。
九九九到下午三点多才来接我们,等他吃中餐的我们饿的不行便先吃了。从来没吃过炖鸭子的飘曳,吃着这自养的土鸭赞不绝口。看着飘曳这个样子,我与小郑便只是做了做样子。哪知道飘曳却一次吃撑了,当晚上我们在凤凰城里,又特意为她点了凤凰特色血粑鸭时,飘曳她却吃不下了!
那天晚上,我们没开房,也没扎营,三人都住在了新空气那宽敞整洁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