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思蒙踏青(四)

(2008-04-12 22:59:29)
标签:

旅游

分类: 怡然行摄

去思蒙踏青(四)去思蒙踏青(四)去思蒙踏青(四)三闾滩的地名当然与三闾大夫屈原有关了。

 去思蒙踏青(四)

传说当年屈原流放时经过三闾滩,由于浪高滩险,就在河边这个小村住下来,当时这里的村民正流行一种烧热病,屈大夫就帮大家寻药治病,并教大家制作糊米茶——把米炒黑,用布包好,放在水缸或茶壶里,烧好开水冲泡而成。经常饮用这种茶,可以预防感冒。三闾滩人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自己的村名叫做三闾滩。

 去思蒙踏青(四)

曾看过远山转来的一篇博,博上说“到思蒙旅游不去三闾滩,就像到张家界不去黄龙洞,到北京不去颐和园。”此言不假。

 去思蒙踏青(四)

我们到三闾滩的时间是上午11点。搞到那个时候才去三闾滩又是因为那个天气乱报。先天手机短信说第二天会是晴天,可在五虎山等了几个小时还是雾蒙蒙的。到十点时,远山说就算太阳出来了,也是日上中天了,再说周一我们都得上班,再晚三闾滩就去不成了。

 去思蒙踏青(四)

我们是坐船去的三闾滩。

 去思蒙踏青(四)

船到码头,码头上正泊着两艘梭子一样的渔船,渔船上的人正在从渔网上摘拣上午打来的鱼儿,远处岸边有妇人在濯洗衣裳,岸上桔树下的油菜花开得正旺。蜜蜂与蝴蝶各自忙着自己的活计。

 去思蒙踏青(四)

我们是顺着溆浦旅游局修的那条游道走上岸去。还没进村,村口渔民便热情地搬出了长凳邀我们歇脚。这时候,太阳也懒懒地钻出了云层,我们就势坐了下来。在这暧暧的阳光下,惬意地晒着,看着河面小渔船一如平常地漂泊。一任微微的河风轻拂我们的脸庞。

 去思蒙踏青(四)

举目望去五虎山峰峦相叠,溆水缓缓东流。河那边山腰渔村的油菜花却是半谢了,河面不时有游船驶过。每次游船经过都会在三闾滩吐出三五数十游人,而游人们下了船总是兴冲冲地向村后山上走去。

 去思蒙踏青(四)

想着下午还得赶车回去,便也起身穿过渔村,向村后山上爬去。

 去思蒙踏青(四)

村后山岚叠嶂,极目远眺连绵不绝。传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当年雄心壮志,要把一群石头点化成羊群,赶到南边去填海,既为内地增加良田平川,也可以证实一下自己的道法有多高,他就从中土大地把那一群石头变成羊群,一路往南赶,到三闾滩时,刚要过渡,只见渡口有一位非常漂亮、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浣洗衣服,韩湘子就上去询问前面羊群已到什么地方。那夫人正是观音,观音看出了韩湘子的道术,就说:没看见什么羊,只见一些石头滚动。观音识破了韩湘子的天机。从此这些石头再也滚不动了,就永远的定格在这里。韩湘子沮丧地把竹鞭插在石头缝里,从此长出漫山遍野的山竹。当天韩湘子就在三闾滩村外的竹林里砍了一根楠竹,制了一个渔鼓,云游四海去了。

去思蒙踏青(四)



韩湘子走了,山石却留了下来,留下来的山石有许多大洞,就像巨大的鲶鱼张开的大嘴。于是,不知从何时起,这里便开始流行崖墓葬。当地人都以自己的老人过世了能葬在鲶鱼石洞里为福气。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那样的归宿的,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能葬在鲇鱼石洞的人,要死者的年命与当年方位利煞以及后人的年命相符,才可以得葬。

去思蒙踏青(四)

 

从山上下来,我们已是饥肠辘辘了,于是我们故技重施,在长凳主人家解决了中餐。不过,这次可是吃到了真正的农家土鸡。那清水煮出的黄橙橙的鸡汤,现在想起还要流口水的。

 去思蒙踏青(四)

越是美好的时光,过得就越快。吃过是中餐时间已是下午三四点了。忙忙地,我们乘船离去,到客栈结完帐,五点,我们赶到了溆浦县城,买好车票。晚上七点上的火车,他们几人下车后,我还继续在拥挤的车上东歪西倒。凌晨一点三十,我终于倒到了我温暖舒适的大床。
去思蒙踏青(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捷径
后一篇:美人迟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