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2007-12-02 22:36:01)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旅行/见闻

我行我摄

分类: 怡然行摄

我曾二度去湖南怀化的洪江古商城。然而,每多去一次,心中便会多生一些感慨。不全是因为曾经的“商贾云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也不仅是因为现在的“千帆过尽,浮华成烟”。

洪江古商城源春秋,穿梭唐宋,鼎盛于明、清。以其扼西南之咽喉而控七省的特殊地位,盛极一时,其烟火万家,称为巨镇,是西南商业都会。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如今这座坐绿拥翠古商城,静静地立于沅江岸边,其古意盎然宛若明清历史画廊呈现在众人面前。漫步其间,仍可见沿街建筑凹凸不定,街道空间收放有致,那一家挨一家粉墙黛瓦的“窨子屋” 古色古香,形若织网,又像迷宫,墙连墙、檐连檐,重楼叠院,高低错落在蜿蜒曲折的街道两旁,那 “ 七冲八巷九条街 ”玄机暗藏,匠心独运……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仍记得第一次走在那些蜿蜒迂回的青石板路上时的感觉。

那是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一个人走在那弯曲狭窄、湿漉漉泛着油光的青石板街巷里。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望着那些屋檐挨着屋檐、高墙贴着高墙的古窨子屋,数着那高低错落的码头台阶,看着那厚重铁大门的锈锁,一下子我分不清前生今世。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第二次再走那些幽深古巷,仍能感受到每个台阶之间不同的故事。那里仁巷的油号商宅,梨子园、康乐门、余家巷、木栗冲……的烟馆、茶馆、青楼,龙船冲的钱庄、报社、机关,那长码头、高码头,那商号、银行、镖局、会馆,那高坡宫、财神巷、龙船冲、北辰宫、育婴巷,还有报馆、洋行、皂坊、染坊等。哪一处没有留下过哭声笑语?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洪江古城巷陌的容颜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渐行渐远,但昔日的繁华并没被沧桑岁月所吞没。它迈着蹒跚步履向今天走来。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11月24日,这个有着暖阳的冬日,我们一行17人以行摄的名义,再次踏入了这座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古商城。这一次,我希望能用相机记录下古城的历史,感受古城的心跳。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踏上古商城的入口,高大华丽的城门便向我们诉说着远去的浮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穿过城门,打着药字旗号的福全堂仍以曾经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的鸦片而霸道地闯进我们的视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清吸食鸦片恶习遍及朝野,而洪江以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蜡等名扬一时。鸦片功不可没,福全堂便生生占了商城第一铺的地理位置。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从福全堂两边冷冷的街巷弯进去,里面便是富商酷吏们醉生梦死的酒楼妓院。酒楼妓院的老鸠们自是不会放过这些财神。明明知道进来了就“醒得少,醉得多”却还要恭维其“打得开,收得拢”。只可怜那些满腹才华的美娇娘,只好含泪抱琴,缠绵地唱着: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漫步古城蜿蜒迥深、高低错落的青石板路,触摸巷子里、街道旁那斑驳的文字和雕刻,五百年的商业文明史仿佛就在眼前。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人向阶梯时上下,屋随山势自高低。那弯曲狭窄的青石板小街,在高低错落、左拐右弯、曲折蜿蜒中,把我引入悠然恬静的境地,让我享受音乐般起伏的节奏。这满眼银灰的调子,似一幅凝重而有灵魂的油画,我不由自主地敛气屏声,生怕惊扰了远古的魂灵。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细读古城,我怎么不惊异流连?

 

虽屡经狼烟盗火,古商城却依旧保存下十八家报馆、二十三家钱庄、三十四所学堂、四十八个半戏台、五十多家青楼、六十余家烟馆、上百个店铺、近千家作坊,以及数不胜数的宫、殿、院、庵、堂……这些罕见珍稀的建筑大都为木、砖、石用料,斗拱造型,面阔门敞,采光疏风,效果极佳;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三进三层或两进两层,皆配有天井和晒楼,且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康熙、乾隆、道光时期的门匾、楹联、石雕、石刻,青石柱,石碑不时可见。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至于那家家置有的消防用太平缸,其图案精美,堪称天下一绝……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古商城内梨子园、康乐门、余家巷、木栗冲……为古时娱乐街,多设烟馆、茶馆、青楼。它四周开有不同小门,有些还临街挑有阳台,便于瞭望,招徕客人。这些高大气派,木质结构的楼房沿着墙壁直上三层,每层有若干别致小房,外面是四方通走廊,第三层上有一个天桥,把窨屋前后连通。楼内讲究,窗桴和走廊为雕花细木。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里仁巷缘于“里仁为美”,附近为洪江几大著名油号商宅,格外大气,洪江的兴盛多与洪油有关。“洪油”即洪江桐油,史志记载,支撑洪江商业经济的是洪油、木材、土药(鸦片)三大支柱。“洪油”运至镇江、上海,转销海外市场。再从沿海运食盐、布匹、百货散往湘、黔、桂、鄂、渝、滇、蜀等边远山区,到康熙四年(1665年)时洪江称为“货薮四达之通衢”,至光绪年间,称为“七省通衢”。 “洪油”大多顺流而下,经常德外运,沈从文《常德的船》写道:“在沅水流域行驶,表现得富丽堂皇、气家不凡,可称为巨无霸的船只,应当数洪江油船这种船多方头高尾,颜色鲜明,间或有一点金漆装饰,尾梢有舵楼,可以安置家眷。大船下行可载三四千桶桐油,上行可载两千件棉花,或一票食盐。用橹手二十六人到四十人,用纤手三十人到六七十人,必待春水发后方上下行驶,路线系往返常德和洪江。”
    龙船冲是当年钱庄、报社、机关所在地,保存有清时设置的厘金局。厘金局圆拱形大门,上封厚厚的铁皮,内有又高又长的柜台,是当时的原物。厘金局古时专收鸦片税和花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厘金局斜对面,便是民国时的银行“复兴银行”,当时洪江有这样的金融机构23家,现保存的有“复兴银行”、“交通银行”、“美孚银行”等。民国9年,长沙《大公报》载:“洪江为内河上游第一大镇……裕通祥、裕通恒、义孚康、久大庄等大银号,汇兑遍全国,每一比期(半个月)与汉镇汇兑总在数十万元。”
    “复兴银行”以东为镖局和常德会馆。镖局是唯一的一层木板房,院内设施较简单,只留有一些石锁等练功用的石具。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镖局对面是一个较高大的两层窨子屋,地基外围全是100cm×40cm×40cm的青石块砌成,这就是常德会馆旧址,整个会馆占地近2000平方米,是较早的会馆,与其它会馆相比,常德会馆当时是较小的会馆,没有牌坊,也没有戏台,但也是当时洪江的29大会馆之一。洪江这弹丸之地,在明、清、民国时期就落户了衡州馆、徽州馆、福建馆、武宝馆(又称太平宫)、黄州馆、七属馆、辰沅馆、山陕馆、江西馆、贵州馆、山西馆、新安会馆、陕西会馆、四川会馆、长沙会馆、常德会馆、湘阴会馆、麻阳会馆、苏州会馆、湖州会馆、池州会馆、南昌会馆、永州会馆等,前十个会馆称“十大会馆”,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到民国初期,几经翻修,馆舍更是巍峨堂皇、气势恢宏。现在保存较好的有武宝馆、新安会馆、福建会馆、四川会馆、长沙会馆、常德会馆、苏州会馆、永州会馆等。常德会馆以北至雄溪公园以南为塘冲,这一大片土地上建筑古色古香,主要建筑有陈荣信商行、蒋元记等。

我从岁月中走来--洪江古商城
    陈荣信商行幽静而高雅,门窗保存完好,进正厅大门顶六楣刻有阴阳图案,建筑为二进二层。商行的一根根木柱嵌有“曾、顺”字样,这就是“斧记”,是老洪江“水客”的标识。“斧记”的产生,与当年木业的繁荣密切相关。当年洪江码头遍地都堆集着各商行的木材,为了不致混淆和防小偷,洪江经营木材生意的“水客”富商便发明了“斧记”,即用铁器锉个本商行的字为自己商行的标志,在验收时打入圆木上。洪江的木材,早在明清就以“木材之坚美,乘流东下达洞庭,接长江而济吴越”。木行分“山客”(从产地贩运来洪江出售者)、“水客”(买方)和“木牙”(中间商)。清代鼎盛时期,洪江的“山客”有151户,“水客”的“斧民”多达二百余把。陈荣信商行还有一宝,即墙壁上的一处壁联。这个壁联写的主题是:“吃亏是福”,内容为“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已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吃亏是福”是由郑板桥所作,送给他一位在洪江经商并定居的远亲郑煊,以示勉励。由于郑板桥名声在外,在洪江不仅文人墨客会在此大大感慨一番,洪江的商家和路经洪江的商人也会专程来瞻仰郑板桥墨宝,“吃亏是福”便成了洪江古商城的一道墨观。
     塘冲东南为长码头,是高坡宫、财神巷、龙船冲、北辰宫、育婴巷的联系纽带,不下百级石阶,级级石板,都浸润着百年沧桑。据记载当时洪江的码头有48个,包括39个水码头和9个旱码头,长码头就是其中的一个旱码头。现在保存下来的旱码头有青山界码头、长码头、康乐门码头、北辰宫码头、狮子楼码头、安庆里码头等,水码头大部分已被毁。
    财神巷、北辰宫、育婴巷都保存完好,现较有名的建筑为武宝馆(太平宫)、四川会馆、洪江报馆、高家大院、清汛把总署、徐顺昌商宅、美孚洋行、清皂坊、清染坊等。
    沿北辰宫往东北行,过了高家大院,便是一甲巷了,一甲巷这里有苏州会馆、杨三凤商行、长发客栈、徐福隆商行、淮盐稽私局等。
    北辰宫往南便是堡子坳,两边的建筑基本是古时的布庄、衣庄等。
    堡子坳又与北辰宫、油蒌巷等相连,再运去便是木栗冲等地方,都保存有大量古建筑……

最有意思的是,这些古建筑的房契竟然都用青石刻就砌于房屋外墙。我想这样一来,要想异主怕是彼费周折了。

 徜徉在这座原汁原味的古城中,徘徊在这历史文物的遗迹间,踩着光滑平铺的青石板路,抚摸着斑驳剥脱的粉砖墙,我们似乎聆听到这座古城的脉动。千帆过尽,浮华成烟。阳光溢满古商城,生动而温暖象数百年前,那些同样质地的阳光,以相同温暖的方式,照耀着这块酝酿着复兴的古老大地,照亮洪江即将恢复的青春岁月。在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未来的洪江,有如拂去灰尘的明珠,熠熠生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