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国演义》上有一段让我回思。众将诸臣献章以赞曹操之功,曹操欣然,而后举杯述叹良多,最后连呼:“有谁能知我心?!”。曹操可谓英雄矣,英雄立世,胸襟盖世,可叹难觅知音,世俗之人皆以“奸雄”论之,及今观之,实属可笑。<BR>臣将献章曰:“起青草之微末兮,化狂风以骋太宇;斥蜚语流言而自立兮,辟江山社稷以新章;唯天地之无穷兮,颂宏恩之不绝。尽吐哺握发之苦心兮,畴亘古孰可比伉……”
曹操微微一笑,道:“过誉,过誉。”然后慷慨激昂,述己之内心:
“我本愚陋之人,始举孝廉,后来,天下大乱我在家乡构筑房舍,本想以此离世避祸,春夏读书,秋冬狩猎,以此度日,等待天下太平。不想朝廷征我从军,封为典军校尉,哎,从此告别以往闲散生活,替国家效力,征讨四方贼寇!初时我之愿望,是死后在墓碑上,题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然而,自剿黄巾始,讨董卓,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终于荡平天下,威加四海。如今我已身为丞相,人臣之贵,已到极点,复又何望哉?如国家无我一人,正不知将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有人见我权重,妄加猜度,疑我有异心,此大谬也!然而欲使我交出兵权,封侯归国,实不可行。诚恐为奸徒所害。我败则国家倾危,天下必定大乱!我岂能慕名而招大祸?此番苦心,诸公未必能知……有谁能知我心?!有谁能知我心?!”
曹操言此毕,众臣将齐立高呼:“丞相胸襟,虽伊尹、周公不及!”
翻开《三国》,研读曹操创业史,可谓风险大矣,然而其至死不忘大志,几败而重整旗鼓,迎难而上,礼贤下士,以己之胸襟、谋略、才华立下不世之业。纵然其多疑、好战、枉杀之性情使然,世以“奸雄”论之,而其“斥蜚语而自立”,此之豪迈,已让我深深敬佩之。
幼时知戏剧中的曹操为“白脸”。白脸者,奸臣也。而今长大,该为心中英雄正名,平反。不仅平反,他已是我心中的丰碑。
我有小才,然出身寒微,长成而读圣贤书,胸怀大志,立于世俗之境,几欲改我志——此真不及英雄矣!
每读书有感,掩书长叹:“有谁能知我心?”,然而心声远逝,不听回响,反遭世俗之人嘲笑,真可谓孤寂矣!
何日能让我施展才华,实现壮志,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鸣惊人,一翅冲天!
——有谁能知我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