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你来游历,灾区更美丽(7)都江堰

(2008-09-29 19:51:43)
标签:

都江堰

重开放

成都

旅游

分类: 影像作品

我的奇妙中国(之七十九)

都江堰

写在都江堰灾后重新开放日

有你来游历,灾区更美丽(7)

 

 
有你来游历,灾区更美丽(7)都江堰
 
有你来游历,灾区更美丽(7)都江堰
 
有你来游历,灾区更美丽(7)都江堰
 
有你来游历,灾区更美丽(7)都江堰
 
有你来游历,灾区更美丽(7)都江堰
 
有你来游历,灾区更美丽(7)都江堰
 
有你来游历,灾区更美丽(7)都江堰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正式开放

    身着秦时官服的堰官亲自倒水,打扮艳丽的仕女热情捧上用岷江水泡制的青城山茶……9月29日,首批走进离堆古园大门的游客受到隆重礼遇,他们在此见证了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在历经四个月修缮后的首次正式开放。

  来自北京华联的女游客罗鸣说,“我一直通过电视关注着都江堰的灾后恢复重建,我想亲自见证这里的风光依然美丽!”

  当天上午,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恢复开放暨2008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都江堰会场启动仪式在离堆古园大门前的南桥广场隆重举行。除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外,抗震救灾都江堰军队代表、一直活跃在抗震救灾前线的成都交通广播电台主持人孙静、震后第一时间自发组织到都江堰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的成都的哥代表和五名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代表也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了活动。

   除启动仪式当天的首发旅游团外,为了给重新开放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扎起,国庆黄金周期间还将分别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宁夏、贵阳、重庆和成都等全国各地的数十个当地首发旅游团前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旅游,他们同样会将景区依然美丽的信息带回当地广为宣传。  

  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景区内看到,挂满红色灯笼的离堆古园充满了祥和与喜气的氛围。首批进入景区的游客不断停下脚步,大家纷纷摄影留念,亲眼见证震后都江堰依然美丽的山水画卷和风土人情。与此同时,仍残留在伏龙观广场左侧大殿顶上损毁的瓦砾,则仿佛在提醒世人牢记曾经发生过的那场浩劫。

   此次景区开放的区域为离堆古园、都江堰水利工程、安澜索桥、玉垒山、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青城山索道和月城湖等景点,“我建议你们还可以去参观新增的地震遗址,以及观赏天师浮雕、月城湖栈道和远眺地震滑坡带等。”至于都江堰景区内的伏龙观、二王庙古建筑群及青城山景区内的老君阁、东华殿几处景点,该官员表示由于损毁较为严重,估计要到明年甚至后年才能修缮完成。

    作为2008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会场之一,当天都江堰美食节同时宣布启动。据主办方透露,活动期间当地准备了诸多富有特色的系列美食活动,其中包括板房小区美食大比拼决赛、美食文化和地方特色美食集中展示以及本地特色餐饮企业参节宣传等活动。“我们有信心通过明星参与和电视互动等活动,使都江堰美食节办得饶有趣味,以此向世人展现都江堰人民坚韧从容的生活态度与人文精神”,成都市贸促会常务副会长、成都会展办主任陈琳介绍说。

    正式恢复开放的景区将在国庆黄金周期间推出系列活动。其中,在水利工程上游人将观看到当年李冰巡江的盛景。而在青城山景区的建福宫广场前,游客们则可以欣赏到青城玄门太极的精彩表演。(转贴)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仍发挥着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水利专家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这个堰,平时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时则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还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时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当时没有水泥,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笼装卵石作堰,费用较省,效果显著。

  都江堰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都江堰一带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名胜古迹。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传说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服恶龙,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摘引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