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奇妙中国(之四十七)有求必应的“香港第一大庙”

(2007-06-23 15:58:22)
标签:

黄大仙

朝拜

有求必应

香火鼎盛

顶礼膜拜

分类: 游山玩水
 

香港特刊

有求必应的“香港第一大庙”

我眼中的香港(四)

 

    古往今来,善良的人们把疑惑的排解、病魔的脱身、名利的烦恼、姻缘的因果、未来的追求、命运的预测寄托在神灵庇佑上,通过烧香拜佛得到心灵的慰藉,精神的解脱。从这一点来说,人是渺小的、脆弱的,在征服大自然的同时,人永远难以征服自身。

 

 

我的奇妙中国(之四十七)有求必应的“香港第一大庙”

 

   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人是玩转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弄潮人。经济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却难排解香港人心中的苦闷、矛盾、和希冀。于是,香港人把有求必应的“香港第一大庙” 黄大仙庙作为精神的寄托。

我的奇妙中国(之四十七)有求必应的“香港第一大庙”

 

    走进黄大仙庙,举目可见一座由横书 “赤松黄大仙祠”和楹联:“叱石成羊仙灵卓异传千古;环山耸翠祠宇巍峨镇一方” 构成的大牌坊,它清楚地诉说着黄大仙及庙的来历: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于浙江金华丹溪(今兰溪市)黄湓村,自幼家贫,8岁牧羊,15岁得仙翁指点,在金华赤松山修炼。经40年潜心修道,终于悟得玄机,道法神通,叱石成羊。民间把黄大仙作为积善行德、惩恶扬善、恩怨分明、能表达民众理想生活的模式加以赞颂、传播和朝拜。上世纪初,广东道士梁仁奄、梁钧接奉黄大仙宝像到香港,黄大仙在香港的影响逐步扩大并通过香港向东南亚和北美华人区扩散。

     “黄大仙——有求必应”是当地市井广为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对财、病、宅、行、谋、婚、名等求解困惑,指点迷津,预测运势,使“香港第一大庙” 香火鼎盛,人如潮涌。我的奇妙中国(之四十七)有求必应的“香港第一大庙”

    我的奇妙中国(之四十七)有求必应的“香港第一大庙”

 

    我每次到黄大仙庙都上一注平安香,祝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这是我最平淡、最迫切、永远不更改的祷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