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丽娅,你在哪里?
一头金黄色的卷发,展现俄罗斯美女的风采;一张稚气嫩白的脸,绽放俄罗斯少女青春的光芒;一双晶莹剔透的眼睛,常常被长长的睫毛遮蔽,流露出涉世不深的单纯和善良。一身简朴的服装,黑色休闲上衣配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包裹着高挑的身材,呈现出普通而又不凡入世出俗的美丽。我博客上这位俄罗斯青春少女,就是我苦苦寻找的奥丽娅。
2002年9月27日,我从绥芬河出境,经波格拉尼奇内、乌苏里斯克,抵达俄罗斯远东最大的海滨城市,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地方中国人叫海参崴,俄罗斯人叫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统治东方”。从海参崴出发,游历完莫斯科、圣彼得堡,领略了大帝国风范后,重回到海参崴,作回国前的最后一天游览。这一天我们的导游就是奥丽娅。
奥丽娅,是海参崴的一位在校大学生,出身在有家教生活比较宽裕的家庭,这天是利用星期天做兼职导游,学习熟练中国语言。她带我们游览了海参崴军港,海参崴火车站,苏维埃战士纪念碑,市中心广场,红旗舰队战斗光荣纪念广场,C——56近卫军潜艇等景点。每到一处,她都用熟练却改不了的俄罗斯式中文给我们认真讲解。每当发现有男游客不住眼睛盯着她的时候,她就羞涩的低下头,或用长长的睫毛遮蔽深邃含笑的大眼。我第一次发现这样纯洁的俄罗斯少女,心中涌起一种父亲般慈善之情。自己的女孩儿和她一样的年纪,我总是溺爱孩子,从不让孩子吃苦受累。我不由自主地承担起父亲的责任,自觉的保护她、爱护她。中午吃饭,我要了海参崴的蟹王和皮皮虾,请她和我一起用餐。她很放不开,吃了一点点,就推说吃饱了不吃了。全团三十多男游客,都想和她合影留念,她不情愿和他们照相,我就护着她,不让她和男游客照相。个别男游客只好给我打进步,我允许了她才和个别游客照相。做了一天的“父亲”,我和奥丽娅,真有了一种父亲和女儿的感情。她告诉我,她准备到上海进修中文,我建议她到北京进修。我告诉她,到中国学习,一定找我,我可以给予她帮助。临分手,她用笔给我写下海参崴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我给她留了我的地址和手机号。分手的时刻到了,我目送她走远走远,最后是那条发白的牛仔裤,再最后,看不到了,她可能以回到了自己温馨的家。
回国后,因海参崴的通讯不畅,我始终没能和她取得联系。奥丽娅不知是否已来中国进修,我的手机号一直没变,如果她来到中国,可能不愿意打扰我。时间过得真快啊,四年了,奥丽娅已长成大姑娘了。奥丽娅,你好吗?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当了你一天的中国“父亲”。奥丽娅,你在哪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