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探索 |
整顿团的组织
努力把 "四有"
1986年7月
在团中央“工作到支部,全团抓落实"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在县委和各级党委的重视支恃下,我县各级共青团组织实现了"打基础、抓基层、办实事、抓落实"的工作重心转移,狠抓了基层支部的整顿活跃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把我们前段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团的组织建设是团的经常性基础工作。过去,我们也曾几起几落地抓过,但"组织整顿年年搞,松瘫支部不见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指导思想缺乏整体性、指导性,不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整建工作缺乏系统化、常年化,不能常抓不懈。今年初,我们深入基层支部调查了现状,回顾了几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经过反复讨论,提出了整顿活跃基层支部必须坚持 "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实行目标化管理的方法。
“三位一体”即班子建设、三大活动(思想教育活动、经济活动和文体活动)和阵地建设一起抓。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到,班子建设、三大活动和阵地建设三者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班子建设是全面活跃团工作的关键。没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活动就开展不起来,阵地就会失去作用,团的工作难免死气沉沉。三大活动是活跃团的工作的形式,它在班子建设和阵地建设二者之间起重要作用,没活动团支部等于名存实亡,没活动阵地建设就会“家”破“物”失。阵地建设是团工作的依托,没有阵地,团的活动就难以更好的开展,基层组织整顿的成果就难以保持。三者的内在关系,决定了必须一起抓,经过前段工作检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为使整顿活跃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落到实处,彻底根治基层支部的瘫散状况,我们采取目标化管理方法,每年制定一个踮起脚跟能够的着的目标,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这个目标,这样分年分批地全面活跃基层支部。我们制定的具体目标是:今年内消灭第四类支部,在“空白地带”建立健全团组织。帮助第三类支部尽快向第一、二类水平升级,力争三分之一的团支部达到第一类支部;明后两年消灭第三类团支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支部达到第一类,已达标的要不断巩固提高。目前,已消灭第四类支部五十七个,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年内有计划有措施达到第一类支部一百八十一个。团县委正筹备统一培训“三分之一”第一类支部的书记。
二、采取得力措施,抓住具体,落到实处
“抓具体、具体抓”的工作方法是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宋德福同志在听取团县委关于新婚仿富活动时讲的。为使整顿活跃工作抓住具体,落到实处。今年内分两个步骤,首先结合整党整建班子,随之全面活跃抓活动抓落实。第一步骤。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5、验收评比促整建。班子整建告一段落后,我们制定了验收标准,采取互查方法进行了第一次联查验收,查出一部分整建不合格支部,找出了一些存在问题,发现了一批先进支部。在这次验收基础上,我们拟于十一月再次进行验收,并评比表彰。对抓整顿活跃好的团干部授予优秀团干部奖章,对确实达到第一类支部予以命名和奖励。
上述努力,收到了初步成效。据联查验收统计,全县新建团支部九十八个,改选团支部四百一十一个,消灭第四类支部五十七个,新设置团小组九百七十五个。选调了二百五十五名团支部书记,八百六十九名团支部委员。收回被占青年之家九十五个,维修和新建青年之家一百六十一个,收回及新购器材一千七百七十七件。青年申请入团四千三百八十五人,已发展新团员一千零六十人。团员申请入党的九百四十三人,团组织推荐入党三百九十六人,百分之九十七的支部开展了有影响独立活动,百分之八十四的支部妥善解决了活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