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理论探索 |
活跃基层
——管理区“三组一片(街)”建设的调查
管理区有16个行政村。13000多亩耕地,14000口人,21个党支部,457名党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管理体制的变化和各项基础建设不配套,在农村党支部与党员之间、党组织与团员之间、村委会与群众之间出现了"断层",影响党员作用的发挥、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面对这一新问题,区党委感到,要做好农村各项工作,实现党要管党的目标,不解决好"断层"问题是根本不行的。为此,从1989年入冬以来,区党委、管委会从本地实际出发,在所辖各村进行了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和基础建设的新尝试一一组建三组一片(街)。按群众居住条件,每100户左右划分为一片,然后在该片内再根据党员分布状况建立党小组、村民小组和团小组,并分别设立小组长。"三位一体"地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同做好本片内的各项工作。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断层"问题,促进了党员作用的发挥,推动了农村工作。
三、选好用好片、组干部。为了使“三组一片(街)”建设收到预期效果,管理区还注重抓了片组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把好用人关。在片、组长的选拔上,严格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所有人员都通过选举产生,并随村级组织两年一换届,较好她避免了任人唯亲等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二是把好报酬关。在经济待遇方面,本着既不加重农民负担又照顾到片组长利益的原则,对他们在开展工作时耽误的工日实行误工补贴,每人每年领取误工补贴400-500元,相当于村干部工资的三分之一。为了有利于片组长更好地开展工作,管理区规定,片组长列席村两委工作会议,列席涉及职责任务的管理区工作会议。从而,调动片组长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了“三组一片(街)”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展“三组一片(街)”建设的时间虽不长,但已收到明显的效果。
1、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实现了党、团组织生活经常化、制度化。管理区党委通过开展“三组一片(街)”建设,把抓基层组织建设的着眼点从只抓支部班子转移到抓党支部、党小组、党员队伍的综合建设上,有效地强化了基层组织的建设。去年以来,管理区16个行政村都相继健全了党的各种活动制度,保证了党的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1990年,全管理区党员普训率达90%以上。与此同时,团组织建设也得到加强,改变了过去有名无实的状况,广大共青团员在团组织教育下,积极参加各项生产和社会公益活动,初步形成了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良好风气。一年来,全区先后有14名团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培养早就了一批村级干部后备队伍,为搞好村级组织建设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三组一片(街)”建设为一批农村党员群众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使他们在担负片组长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为搞好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培养一支后备干部队伍,改变了过去调整班子选人难的局面。1990年管理区先后选拔了5名片组长担任村级干部。
3、弥补了“断层”,使干群矛盾得到缓解。过去,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一个村几名村干部往往要直接面对几百户和上千名群众,大事小情都得管,忙得团团转,还往往造成干群矛盾。“三组一片(街)”建立后,群众遇到问题先找片组长,片组长解决不了再由村干部出面调解疏通,这就在干群之间增加了“缓冲带“,使干群矛盾得到缓解。石牌庄村过去村干部因工作方法问题与少数群众产生了矛盾,个别群众专在吃饭时间到村干部家闹事,搅得村干部难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三组一片(街)”建立后,负责这一片的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团小组长就轮流到这些群众家去做工作,大小了他们的怨气,使干群矛盾得到化解。干群关系趋于融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