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倭王“获加多支卤”身份考》

(2022-05-06 16:06:47)
标签:

历史

人文/历史

文化

军事

旅游

《倭王“获加多支卤”身份考》

 

作者:谭晓斌

 

1968年,日本琦玉县稻荷山古坟出土了一把铁剑。十年后,经过X射线照相检测,发现剑上有错金汉字,正反两面共115个字。

 

正面:辛亥年七月中记乎获居臣上祖名意富比垝其儿多加利足尼其儿名弖已加利获居其儿名多加披次获居其儿名多沙鬼获居其儿名半弖比;

 

反面:其儿名加差披余其儿名乎获居臣世世为杖刀人首奉事来至今获加多支卤大王寺在斯鬼宮时吾左治天下令作此百练利刀记吾奉事根原也。

 

这无疑是帮助我们研究日本古代史的珍贵资料,由铭文可知,此剑作于倭王“获加多支卤”在位之时。但是,在已知的文献中,我们找不到这个名字。

 

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辛亥年”相当于471“获加多支卤”即《日本书纪》中的雄略天皇亦即大泊濑幼武天皇,《宋书》中的倭王武也是他。

 

他们的理由是:“幼武”两字是雄略天皇的本名,与《宋书》中的“”能够对应,据《日本书纪》,其元年是丁酉年(457年),卒于己未年(479年),在位二十三年,这中间有辛亥年(471年),而“获加多支卤”是日语发音,汉字“幼武”的日语训读就是“获加多支卤”。

 

但是,《日本书纪》中的纪年明显有误,从457年到479年,这二十三年其实分属济、兴、武三个倭王。

 

我们看一下《宋书》中的相关记载。

 

《宋书•倭国传》云:

 

死,世子遣使贡献,世祖大明六年,诏曰:“倭王世子兴,奕世载忠,作藩外海,禀化宁境,恭修贡职。新嗣边业,宜授爵号,可安东将军、倭国王。”

 

兴死,弟武立,自称使持节、都督百济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七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顺帝升明二年,遣使上表曰:“封国偏远,作藩于外,自昔祖祢,躬擐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王道融泰,廓土遐畿,累叶朝宗,不愆于岁。臣虽下愚,忝胤先绪,驱率所统,归崇天极,道遥百济,装治船舫,而句骊无道,图欲见吞,掠抄边隶,虔刘不已,每致稽滞,以失良风。虽曰进路,或通或不。臣亡考济实忿寇仇,壅塞天路,控弦百万,义声感激,方欲大举,奄丧父兄,使垂成之功,不获一篑。居在谅暗,不动兵甲,是以偃息未捷。至今欲练甲治兵,申父兄之志,义士虎贲,文武效功,白刃交前,亦所不顾。若以帝德覆载,摧此强敌,克靖方难,无替前功。窃自假开府仪同三司,其余咸各假授,以劝忠节。”诏除武使持节、都督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王。

 

“世祖大明六年”相当于462年

 

《宋书•孝武帝本纪》,大明四年460年),“倭国遣使献方物”的记录。此次遣使献方物的倭王无疑是因为大明六年(462年)的诏书中有倭王世子兴”和“新嗣边业”之语。如果是,那么宋世祖孝武皇帝在两年之后才同意他继位,显然是不可能的。

 

“顺帝升明二年”相当于478年

 

如果稻荷山铁剑铭文中的“获加多支卤”是武,“辛亥年”指471年,那么他为何直到升明二年(478年才遣使朝宋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宋书•孝武帝本纪》,大明六年(462年)三月壬寅,“以倭国王世子兴为安东将军”;

《宋书•顺帝本纪》,升明元年(477年)十一月己酉,“倭国遣使献方物”;

《宋书•顺帝本纪》,升明二年(478年)五月戊午,“倭国王武遣使献方物,以武为安东大将军”。

 

很明显,升明元年(477年)遣使献方物的是兴,武和兴一样,也是在继位之后,马上就遣使朝宋了。

 

但是,如此一来,“获加多支卤”不就变成武的哥哥了?

 

这表明,通过“获加多支卤”来判断,是行不通的。

 

铭文中提到了斯鬼”,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宫名来判断。

 

《元兴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云:

 

大倭国佛法,创自斯归岛宫治天下天国案春岐广廷天皇御世,苏我大臣稻目宿祢奉时,治天下七年,岁次戊午,十二月度来,百济国圣明王时。

 

“斯归岛宫治天下天国案春岐广廷天皇”即钦明天皇,斯归”是音译名,在文献中,又作斯贵”、“志癸”等,都是同音异写,毫无疑问,铭文中的“斯鬼”即“斯归”,所以钦明天皇就是“获加多支卤”。

 

继体天皇卒于辛亥年(531)。

 

《日本书纪》继体天皇廿五年有一段注文:

 

或本云天皇廿八年岁次甲寅崩。而此云廿五年岁次辛亥崩者,取《百济本记》为文。其文云:太岁辛亥三月,军进至于安罗,营乞乇城。是月,高丽弑其王安。又闻日本天皇及太子、皇子倶崩薨。由此而言,辛亥之岁当廿五年矣。后勘校者知之也。

 

这段注文告诉我们,还有继体天皇卒于甲寅年534年)的说法,卒于辛亥年(531年)的信息,来自《百济本记》。

 

我们由《元兴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中的治天下七年,岁次戊午”一语可知,钦明天皇七年是戊午年(538年),往前推算,可得其元年是壬子年(532年)。

 

这就很清楚了,继体天皇死后,钦明天皇于当年即位,铭文中的年月是辛亥年七月”,此时钦明天皇已立,逾年改元,所以壬子年是其元年

 

《日本书纪》钦明天皇的元年是庚申年(540年),并将佛法由百济正式传入倭国的年代系于十三年552年),明显有误。

 

稻荷山铁剑铭文和《百济本记》、《元兴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财帐》中的信息可以相互印证:“获加多支卤”是钦明天皇,“辛亥年”是531年。

20225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