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命运交响乐的音符——阅读麦家长篇小说《人生海海》

标签:
阅读人生海海观点 |
人生,命运交响乐的音符
——阅读麦家长篇小说《人生海海》
小说《人生海海》,系是本人于去年十月在一个书展上购得的,先前一直没时间阅读,最近才刚刚看完。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出自南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里的词句。在此我想表达的是,这本小说里的主人公——人称“上校”的人,命运多舛,九死一生的离奇故事令人唏嘘。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你要替我记住这句话,我要不遇到它,死几回都不够。”该小说《人生海海》关注的是以个体生命存在的人,在现世生存中的苦难,无奈,幸运,遗憾,一览无余。
有人说,一个人的童年最难忘。这部小说的视角就是从主人公“我”的童年故乡出发的,一个被“我”爷爷叫作“太监”的人,一个被“我”父亲称之为“上校”的人,还有被调皮捣蛋的小孩子,或是全村人明里、背地里喊着“太监”绰号的人,其实他就是同一个人。他是有大名的,可是村里八乡的,谁也不会去叫他的名字。只有“我”的父亲与之“关系好到门”。这是《人生海海》里展现一个人的宿命开端。
因为“上校”与“我”的父亲同年同月生,打小一起玩,13岁那年一同学木工拜东阳木匠为师,情同手足……。然而,在那个人鬼不分,黑白颠倒的特殊年代,人称“上校”的人是个有故事的人。因为,他从出生到作古,经历过民国、抗战、内战,抗美援朝,“文革”,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近百年,是一个充满离奇色彩,经历复杂又九死一生的人物形象。
话说1935年秋,17岁的蒋正南与同伴正在镇上赶集时,撞上国民党部队招兵,结果连人带东西被带走,从此与“我的父亲”天各一方。机灵的“上校”后来一路提拔……,人物命运在此,不知怎么说呢,说他是亦正亦邪,好像也不足以表述他后来一系列的变故、变化。纵然是具有种种的历史原因,自然也有这一人物其主观的因素使然。
所谓时势造英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那个乱成一团的年代,被“双蒋村”人当作“怪胎”,讲成“太监”的“上校”,该书中有文字讲道“他当过国民党,理所当然是反革命分子,是政府打倒的人,革命群众要斗争的对象,……谁家发生什么事,村里出什么乱子,都会去找他商量。……”此外,他还具有另外4个特点:“最该恨他的人却对他最好”;“……照样像其他男人一样,脚站着,手把着,一点儿不像太监……。”;“他向来不出工,不干农活……可日子过得比谁家都舒坦,抽大前门烟,穿三接头皮鞋和华达呢中山装……”“他养猫的样子,比任何人家养孩子都还要操心,下功夫,花钞票,肉疼……”
这一切肯定是有答案的,因为“上校”能救人,而且救过无数人的性命,无论是早年在军队时,还是“落难”时。打鬼子,杀汉奸,救解放军军官,打美国佬 ,等等…… 都是性命交关。总之,外人难以琢磨的这么一个人物形象,“上校”抑或“太监”,在他身上必定藏着外人无法触及的密秘 。
毫无疑问,这似乎是一个不在乎外人对其称谓,我行我素,不失本性的硬汉子人物。年轻时因做事沉稳,机灵活络,生相好,因故加入军统当了特务,身边还有各式各样的女人对其青睐有加…… 显然,这段历史难以抹去,而且是铁的事实,还身份尴尬。再后来,遇上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总之是吃足苦头,也因此殃及池鱼。
这场“灾难来势汹汹,连风带雨”《人生海海》小说中的“我”一家人,因为与之存在着难以扯得清,道得明的关系。故而,谁也逃不了命运的手掌心。家破人亡也罢,冷暖自知也好,一切都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小说《人生海海》,“讲述了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个人的感觉是内中的信息量太大,看似讲的是“上校”即“太监”的一生,以及围绕与之相关联的(爷爷、父亲、老保长、小瞎子等等;还有(比如2只一黑一白的猫;以及用金子打造的一应俱全的外科手术刀具等等)。在这部小说中,各个历史节点都有所涉及,时间跨度长达近一个世纪。
人情冷暖,人性善恶,一个男人从血气方刚的少年,到英武俊朗的青壮年,再到却后余生的迟暮老年,从腰杆挺拔的手艺(木工)男孩,到血雨腥风时期除鬼杀奸的英雄,再到投诚解放军,挺胸跨步参加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