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心情记录(外一首)

标签:
抗击心情疫情战胜 |
疫情下的心情记录(外一首)
文/孙建宁
一
“社工”来家敲门
“笃笃笃,笃笃……笃笃……笃笃笃!那刻,外面似乎有人正在敲自家的房门?小丽被一阵,接着一阵,颇有节奏感的,似有若无的敲门声惊醒。
里间卧室门关着,平时外面的声响听不太清。下午时分,加上这段时间以来,除了提前上班的人员外,小区居民大都宅家。
小丽起床不一会儿功夫,外面却已悄然无声了。咦!难道听错了?应该不会吧。打开房门,不见有人在外。正当小丽她要重新关门,豁然感觉似有一点轻微的响声。像是纸片摆动的声响,小丽走出去观察,一眼瞧见自家门上有一张用双面胶带贴着纸片。
原是小丽所在社区发放的“简明排查表”,排查内容包括居住地址,还有4项要点,即是上门调查内容,包括“本户是否有湖北地区户籍人员,本户是否有14天内从湖北地区返甬,来甬人员,本户是否有体温≥37.5。C的人员,以及《告本户居民书》,大意是本街道已于2020年1月某日来您家排除,为了您及他人的健康,如您家存在以上情况,请您看到此表后填写相关信息并与本社区,某某电话联系。……
二
“闭园”为您着想
大家知道,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情况比较复杂。生活中尤其是老年人和婴幼儿,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鉴于此,本市的东城颐养园为有效保障园内千余名老年休养员的人身健康,安全着想,近日,实施临时封园措施。
此番,受到绝大多数老年人,以及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该颐养园有规定,无特殊紧要情况,外人及家属子女一律不得入园。禁止探望,也不允许园内老人之间的相互串门、探视。
家属即便是要为入住在园里的老人输送所需药品,也要由专人在园外接应。若是有人坚持要将自家老人接回去,也可以。那么,封园期间您老就别想着再回到颐养园。
这一看似“不近人情”的举措,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是为咱老百姓的健康安宁着想。再说了,这老年乐园的工作人员肩上的责任无形中,毫无疑义地增加了许多。园内1000多号老人的吃喝拉撤,管养保障,嘘寒问暖,还有日常护理处置,哪一样都离不开他们工作人员敬业勤快的守护操持。看似平淡如水的工作,其实丝毫不简单呐!
然而,有些老年人早已习惯了节假日,或者平时有子女、亲戚、朋友等人前来聚首聊天,送这送那,了解打听各式各样的信息源。因此有了一定的变化,一开始难免会有人不太适应。但是这些改变目的就是为了大家好。相信赶上这一波的老年人还是会慢慢习惯。
好在,如今是信息社会,电话问候,视频聊天,加上其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各方重视,老有所养。
但愿,黑压压的阴云早日散去,还天地一片晴朗。打赢疫情之战!!
三
“网信”加以甄别
信息时代,独独不缺信息。大家一定感同身受,最近以来各种各样的有关新冠感染肺炎疫情的有来自于网上的信息,名种内容快速多样,屡见不鲜。加上一大波自媒体社交平台产生的信息流,大量繁衍,读者受众大有应接不暇之势态。
当然,你完全可以不予理睬。这自然是一种有效的好办法。可是,作为自然个体的人类并不只是生活在真空中。你需要去了解外面的事,如此这般就是比较实际的需求。因此,面对大量的信息来源,你肯定会有所需,有所不用。自然而然擦亮眼睛,学会选择甄别其内容可靠与否的必要。
诚然,来自于官方,主流媒体的信息毫无疑义是具有权威性,可信度;是可操作,可执行的首选;是属于有用信息。反之,一些可有可无,调侃幽默,只能是用来打发无聊。
此外,说不定会遇着那些浪费时间,又缺乏多少“营养”,糊编乱造的段子,甚至会引起反作用的不良信息加上虚假消息,实在也令人头大。
疫情之下,我们每一个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说到底,咱普通老百姓要遵守各项规定,服从各级组织的正确引导与管理,敬畏生命。
非常时期,尽力做到“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权当“大小姐”,或者当作“做月子”,哈哈!在此开个小玩啦。权以舒缓疫情阴云之下的心情,缓冲一下夹杂或多或少的一丝“恐慌”心理状态。六六大顺,大家多珍重!!
个人认为,俺小老百姓,尤其是在当下的非常时期,管好自己,对自己高度负责,才有资格谈论要为社会作奉献!
最后咱附上小诗一首,呐喊,加油!防控疫情,人人有责!!

驱散乌云待晴天
上苍呵!上苍,您可知道?
这是一个飘忽朦胧的夜晚
难道,人类触犯它了吗?
还是,它的有意无意
带着皇冠假面的幽灵
人群里逡巡
在即将迎来春天的那一刻
疯癫般地伸向无辜者
天空飘散的一团云雾没来得散去
有一群人远离了家乡、亲人
好似一场快要消逝的春天的梦
温情的不再温情
再也找不到随风嘹亮的欢歌
决不想在封闭的世界里沉沦
大自然的迷人笑脸还要等多久
期待夏日长空
驱散乌云待晴天
前方、后方
蜡烛可以驱赶黑暗
希望和胜利同行
生命和勇气点亮
一边是疫情
一片赤子之心铸造善良的火种
是为这片爱得深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