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棉田海涂谱写今朝石化人奋斗诗史——浅读邹元辉长篇小说《历程》

标签:
阅读长篇小说历程观点 |
分类: 观点评说 |
昔时棉田海涂谱写今朝石化人奋斗诗史
——浅读邹元辉长篇小说《历程》
我们坚信,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更美好的事业,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更好的自己。我们相信,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在改革奋进的大时代背景下,砥砺奋进,终将推动社会前行。
这部题为《历程》的长篇小说,系是甬藉作家邹元辉老师的又一部精品力作,洋洋40万字的《历程》,深度融入了国企改革的使命与担当之魂。总之,这是一部富有一定启迪意义和正能量的时代之书。管中窥豹当可以小见大。
拙之以为《历程》是一部雅俗共赏的时代华章。该书选择地方产业(比如石油化工)发展进程之多侧面为主题,从而较好地反映出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到新时期再到新时代这一段浓抹重彩的四十余年的历史进程,集中聚焦江南炼化公司作铺陈展开。小说故事内容生动贴切、素材多样,作品以较为详实的典型事例为背景,构勒出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改革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重要关联作用。
《历程》主要是描写与刻画具有里程碑之特殊历史意义的40年里涌现出来的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唇齿相依,命运共存的历史见证。同时,从书中人物的生命历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嬗变,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传递着中国的社会飞速发展,以及带给世界的思考等。更少不了中国石化人的政治眼光、经济头脑以及社会责任感。
私认为,长篇小说《历程》反映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乃至当下的跨越式等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如何发展国有经济,如何正确处理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如何加强与完善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带来一些启示作用。还有,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金钱观”,以及如何对人的思想进行改造等具有教化作用和作品本身的艺术欣赏价值。
据书的扉页介绍,写作者本身就是“石化”大家庭的一员,必定是具有较强的写作水平和行业优势,怪不得写得那么真切,那么好看,那么细腻。书中展现其独特的观察力,与时代和现实生活共呼应,且游刃有余地表达和塑造刻画的人物形象饱满,给读者提供了深入的思考力和阅读的趣味性。
这是一部历经改革开放40年间,甬江市江南炼化公司两代石化人的奋斗史与坚持梦想和真理的改革开放诗史。
该部作品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切入点,主题鲜明、内容专业、行业特色鲜明,用心、用情,用细腻专注地抒写了甬江市两代中国石化的人和事。
在阅读小说《历程》的过程中,像是在观看一部电视剧似的深入浅出,有时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与文字对应的一些画面感。我不知道,这是否可以算作是作品具有感染力的一个表现吧。比如小说开篇讲述地处浙东的甬江市望海县国营棉花良种繁育场,接到上级通知关闭棉场以建炼油厂为故事发端。各路大军前来望海县参加劳动,在艰苦的环境下,面对种种困难,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同甘共苦,以超强的意志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求大同存小异,力往一起使,劲往一起干,经过一番努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杨昌祥是小说《历程》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早先的他担任望海县国营棉场革委会书记一职,可以这么说吧他从当初的农场职工,成为了新筹建的江南炼油厂的培训队队长。刚开始时杨昌祥对“撤棉场建炼油厂”抱有一些想法,焦虑重重甚至于想不通。毕竟此地是他奉献青春热血,干了十多年农活的地方,要将好端端的良田“毁”掉,还要利用现有人力围填海涂,他的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也可以理解……
赵宇华这一人物是小说《历程》里的一位技术行家。在参建江南炼油厂的工作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赵宇华作为一名较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从当初与杨昌祥的意见有所分歧,到后来的精诚协作;杨赵两家的子女成了发小,后又促成了亲家,再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这两位赤诚的老党员,一位当了化肥厂的厂长,另一位成为炼油厂的厂长。
继后,两家的子女接了班,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有所成长。尤其是书中的杨大业,从石油学院毕业后回厂工作,从基层一线工人,到车间副主任,乙烯生产部副主任、主任,到江南炼化公司党委副书记……
以杨、赵两家,两代人为代表的“江南炼化人”自始至终都以大局为重,忠于集体利益,不忘初心使命。通过优化生产方案,调整工艺操作,增产汽油、航煤、沥青等高价值产品。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时代再创辉煌。
中国石化以“人本、责任、诚信、精细、创新、共赢”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秉持职业道德,肩负光荣使命。长篇小说《历程》彰显江南“石化人”的责任与使命。为之喝彩,值得一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