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读《丝绸之路诗选》

(2019-04-27 08:44:21)
标签:

杂谈

阅读

丝绸之路诗选注

观点

浅读《丝绸之路诗选》浅读《丝绸之路诗选》

 

洒落在古丝路上的璀璨明珠 ——浅薄阅读《丝绸之路诗选注》小感

诗里行间真善美,人文荟萃耀辉煌。气韵高雅的诗词一直以来被世人青睐,特别是在全民阅读热情高涨,学习氛围浓厚的当下,许多人读诗写诗蔚然成风。老百姓崇尚诗文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精神享受,诗词的朗朗上口,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诗词的“平易近人”,令绝大多数人可以“触摸”,从而也能感受其精神内核及美学理念等。


丝绸之路简称为“丝路”。《丝绸之路诗选注》著作所指的是绿洲丝路和部分草原丝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为长安。由关中向西“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出境后穿过许多亚洲国家,通向非洲和欧洲”这部以描写“古丝绸之路”的古体诗注,编者选用的诗文系是中国西北五省区“丝路”带主要旅游景点为描述对象。“编排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为序”选编的诗作起讫时间自唐、宋、金、元、明、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以及个别当代作品等。


历代文人抒写丝路景点的诗作可谓众多。本书第一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入潼关》,“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导出其险境。唐代诗人崔颢的《题潼关楼》有云“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潼关吏》。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咸东天险设重关,闪日旌旗虎豹间”出自《潼关》一诗,还有清代诗人王士禛“潼津直上势嵯峨,天险初从百二过”,袁枚《登潼关城楼》,清末学者康有为的《癸亥腊登潼关》,可见一斑。


接下来是讲解描述“司马迁墓祠”的诗,如清人魏源的《太史公墓》“河岳高深气,离骚郁律膺。龙门神禹穴,马鬣李陵朋。萧瑟嵯峨地,牛羊樵牧登。茂陵云树接,同此夕阳凭”当代著名学者、政治家郭沫若的《题司马迁墓》作于1958年2月,題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古,文章百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龙门位于晋陕峡谷黄河南的出口,龙门山与西梁山,两山夹峙,宽仅百余米,形如门阙。“黄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系出自金代文学家段克己的《戊申四月游禹门有感》,再如清代著名学者毕沅的《禹庙》等等。


古丝绸之路上的“壶口瀑布”“华山”更是历代文人题诗为文的创作对象。“禹治水,壶口始”郦道元《水经注》里有记载。“碧空昨夜度宾鸿,壶口波兮思禹功”是出自明朝诗人陈维藩的《壶口秋风》诗句。与明人刘子诚“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流喷壁泻瑶琼”《壶口》有着同曲异工之妙。


中国五岳之一的华山,毫无疑问,描绘高山苍穹是为诗作者带来大量的创作灵感,西岳华山自古盛名。较为著名的有唐代诗人王维的《华岳》“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阴城。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人衹望幸久,何独禅云亭?”差不多处于同一时代的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都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王泉院、西岳庙、少华山、秦皇陵、兵马俑、华清池、灞桥、半坡村遗址、西安钟鼓、碑林、青龙寺、荐福寺与小雁塔,大兴善寺、大唐芙蓉园、香积寺、重阳宫、楼观台、黄帝陵、法门寺”等,描写与记录陕西境内的诗篇。


处于古丝绸之路的甘肃省自然也有众多相关诗作,有景就有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古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西王母居处。麦积山、石门山、南郭寺、兴隆山、武威文庙、张掖、莫高窟、月牙泉等等的诗作精妙绝伦。宁夏有许多名胜景点。比如老龙潭,清胡纪谟的《泾水真源》“无数泉飞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至高陵不受污。”“苍莽万峰合,云阴失暮朝。白杨夹道路,落叶凤萧萧。秋草满长薄,溪流通野桥。行行向东云,直欲上青霄。”清人任其昌诗作《六盘山》。


位于青海境内的“青海湖”古代名为鲜水海、西海等称谓,“八月寒风吹海水,三秋冻雨积层冰。云连但觉天光合,月照浑疑夜色凝。细凿深沉堪下钓,冷涵浩渺孰能凭?由来西北多阴气,况此羌戎甚犬鹰”是明代夏瓒的诗作《西海》。说到古丝路时,一定会提到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当然,与之相关的诗词一定不会少。


众人所知,中国境内最西端的古丝路段是在新疆。与之有关联的诗文数量众多,描写天山的著名诗作,像唐朝的骆宾王诗作《晚度天山有怀京邑》,清人邓廷桢的《天山题壁》等诗篇,举不枚举。


当然,除绿洲丝路还有“海上丝路”,比如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京杭大运河的唯一出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始发港之一。然而,此内容并不属于本诗选入编范围。不过呢,在此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在不久将来,或者是当下一定会有人创作以此为题材的优秀诗章。鉴于拙己的孤陋寡闻,不学无术之故,因此不甚了解罢了。故所以讲不出个所以然.


总之,要想进一步了解这部110万字的《丝绸之路诗选注》,拿来潜心阅之是为最佳。


浅读《丝绸之路诗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