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歌的岁月:学琴记忆

(2018-08-05 12:24:48)
标签:

如歌岁月

学琴

变迁记忆

杂谈

  

如歌的岁月:学琴记忆

  

 

40多年前,我还是一名小学生,那时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记得在我就读的学校里有一位会拉小提琴的男教师,他虽是一位体育老师,但在业余时间却给学校组织起了一个文宣队。


当时我的父母亲在外地工作,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都是由我外婆在给我操心着,爸爸妈妈按时给外婆寄钱寄物外,同时也不忘有意识地培养我的业余爱好。父母从上海给我买来一架提琴让我学,从此我在课余时间就与小提琴结了缘。在平时,我们学琴的同学放学后就去付老师那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也可以参加一些汇报演出什么的,当时家里人及邻居也觉得我们很“神气”呢。可好景不长,后来我的那位老师不知何故被调走了,于是我的学琴生涯就此搁浅......


物换星移,1991年我的女儿出生,于是我将自己未了的心愿寄托给了女儿。20多年前我让还只有5岁的女儿开始学琴,无奈当时并没有好的提琴老师,于是改学二胡。因为您懂的,二胡与小提琴都是属于弦乐......经过十余年磨练,女儿的二胡演奏早已过了业余十级及音乐A级……,纵然她也成不了音乐家,演奏家,但乐观的我认为给孩子增加一点儿艺术修养总是好的。再回想当年自己学琴的经历,以及目睹与亲历过女儿小时候练琴的不易,纵然自个儿的内心不免有些许感慨……其实嘛,贵在坚持,贵在刻苦。


碌碌无能的我总是会被自我安慰击夸,或许有志千载,飞尘何足叹。也罢,也罢,人生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不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总也不会忘却,当年学琴过程中因半途而废的我,直至今日仍难以释怀,这实在令我遗憾半辈子了。


在此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年有部电影叫《闪闪的红星》,里面的潘冬子这一人物形象,也是存在于我心中的经典荧幕形象之一。那是在自己刚上小学二年级(197410月份)的时候,当时由学校统一包场进行观影,该片无疑是那个年代位数不多的优秀影片之一吧!我还记得片中有一个场景,只见电影画面由远及近又推向远方——小冬子手捧一颗先前是由父亲留给他的红星帽徽,在一汪江水的波光之上与宋爷爷同驾小竹排在水中驰骋……其中有首电影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小小竹排江中游,滔滔江水向东流,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万里江山披锦绣”。


该片中展现的山水场景拍得非常完美感人,加上电影音乐旋律呈现的又是多么地优美哟!总之令人难以忘怀。小时候的我在小学学拉小提琴,在一次六一儿童节的演出活动中,我们这些琴童还演奏过这首曲子,至到今天对于这首源于《闪闪的红星》的电影插曲的曲谱仍然是熟记于心呢。当然,我还会拉许多那个年代的曲子,比如舞剧《小刀会》里的“弓舞”协奏曲,音乐电影《洪湖赤卫队》的一首插曲“洪湖水浪打浪”,歌舞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电影《泪痕》插曲“心中的玫瑰”,电影《甜蜜的事业》里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以及电影《驼铃》主题歌“戴手铐的旅客”的音乐等。纵然自己半辈子学无所成,更无所长,可是这种不为名利,仅是自娱自乐的玩乐也是生活的一种,更是一种快乐源。

总之,人生终将进入中老年期,然而小时候学过的一种乐器,也许可以陪伴自己这种性格孤癖,不喜热闹,不爱扎堆的我度过人生的美好时光吧。因为音乐没有烦恼,更是因为是来自于我那遥远的童年记忆,当然我的童年物质很贫瘠,但我的精神世界应该说不会贫乏。小时候自学绘画,自拉提琴,自我玩乐并不能让日后的自己变得怎样,然而我的心灵是充实的,我的童年是至少快乐的。

        

平凡的小我,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童年,曾经的记忆犹如天边的彩霞,陪伴着自己走过岁月的征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一片宁静的幻想曲,外加不能忘记的岁月之歌,由此感受着人世间的幸福与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