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小品:祖孙乐

老金喜欢参与适合老年人的一些文体活动,比如打牌。总之是娱乐自己,打发时间。
老人家虽已上了年纪,然而千万别小瞧了老金呵!老金是位有才学的老知识分子,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化工系的老金,刚开始被分配在了广东山区的一家军工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度过了大半生,恰逢1979年老金携一家人调回原籍。老金被安排在本市一个县辖事业单位任副局长,分管乡镇企业直至退休。
跟随老金一辈子的爱人张阿姨,是一位知书达理的贤惠女性。出生于上海的她,本可以享受养尊处优的大城市生活,为了爱情,张阿姨从年轻时就与老金一起在岭南山区工作生活十多年,继后又一同回到了老金的老家落脚。
老金夫妇育有两子,当年一家人从广东迁来本市后,长子阿杰正好上初中,次子阿刚还在念小学3年级。一开始由于两孩子听不懂县城老师不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孩子们学习成绩平平,长子阿杰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直接踏上社会,当时就在老金所在的局里谋得一份差事,当小车司机。
次子阿刚升中学后学习上越来越显山露水,高中毕业顺利考上重点大学,竟然成了老金的校友。或许,父母良好的基因在次子阿刚身上得到遗传。学业优异的阿刚,其他方面自然也不差,老金夫妇常以次子引以为荣呢。
与绝大多数老人一样,老金与张阿姨对第三代也是疼爱有加。或许,老一辈对晚辈有其特有的爱护方法。比如老金,虽然厨艺不错,可他在家通常不太下厨,家中内务事基本上都是由任劳任怨的张阿姨在操持。乐观的老金是“老年活动中心”的常客,打牌会友,琴棋书画不亦乐乎。好脾气的张阿姨,偶尔也会有所抱怨,特别是遇上家中有客人,或一时忙不过来的时候。
他们家两个儿子及儿媳都很孝顺,每逢休息或节佳日来探望并帮忙干些力所能力的家务,还给老人请钟点工打扫卫生什么的。可是张阿姨很节俭,认为请人来家里打扫实在是好“省”的事,于是她悄悄地打发了钟点工。如此这般几次三番,令两位儿媳也颇为难。
向来乐天派的老金,他会包好吃的水饺,大过年他也会让孙辈吃一顿由自己撑勺的饭菜,或烧制几只拿手菜,老金认为此番也是享受天伦之乐嘛!上个周末,老金得悉孙子、孙女要回家感到很高兴。因为有一阵子未见孙辈,老人特别想念孙子、孙女呢,当奶奶的张阿姨从周五开始便寻思着该为孙辈们做些什么好吃的。于是在周六一大早张阿姨就上菜市场购买许多令孩子们喜欢的食材,比如有孙子小文爱吃的黑猪肉大排、河鲫鱼,孙女小敏喜爱的新鲜大虾、带鱼,还有时令蔬果等。
正当张阿姨大包小袋一路吃力地拎着从外边返回,却见家中大门紧闭,本来说好老金一道帮厨的,可这会儿老头子又上哪去了?在这种情形下,张阿姨立马就来气了,于是拿起电话拨打老金手机,却偏偏打不通,而且还关机了。
用心良苦的老人家本要让孩子们美美地品尝说好由老金亲自撑勺,可现在他人呢?原来呵,老金正好是在参加区里组织的一场老干部趣味牌比赛,其实前几天老金已向老伴“汇报”过此事,由于张阿姨并没放心上,以为老金无非就是与几位老牌友之间玩玩儿,逗个乐子而已,等到了饭点,他自然就会回家。再说这打“牌”还会有什么正规的比赛么。张阿姨一时想不通,认为这种比赛没多少正经。
直至晚上老金比赛结束回到家,两位老人不免争了几句,一个说他“玩物丧志”,一个说自己参加的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为此令在场的晚辈们觉得很对不住父母长辈。好在孙儿们都很懂事,又很会说话。大家除了帮老人张罗饭菜外,还一个劲地逗乐子“哄”老人家开心,一家人在温馨美好的氛围里享受着美味的晚餐。
家和万事兴,幸福美好和为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