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充满阳光
充满阳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11
  • 关注人气:2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病床随笔:这位老太

(2018-03-23 08:20:38)
标签:

病床随笔:这位老太

晚年好

分类: 自说自话

 

病床随笔:这位老太
   

病床随笔:这位老太

  病床随笔:这位老太


 

17床的老奶奶,有一段时间是与我在同一病房。这是因为她比我早一个星期入院,我进去的时候她已动过手术。

这位满头白发的邻床病友,干干净净的样子,一张胖乎乎的大脸和蔼可亲,总之气色还不错。如果不是身上的病号服以及插着的那些个输液袋、管子什么的,你并不能将其与结肠癌中、晚期的病人划等号。

正在精心照料与服侍老人的是位中年妇人,只是看起来她并不像医院的护工阿姨。刚开始我还以为她或是老人的女儿,后来才知这位对老人呵护有加,看着质朴的女子原是老人的儿媳妇。

有一天下午,病房里正打着点滴,我见老人的儿媳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守护在老人身旁,一边耐心地与老人家聊着天,一边时不时地观察输液情况。这种在平凡与静默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至少在我看来很美好呐!

那一刻,我不由地朝向老人家一侧,随口对她的儿媳说:“这位大妹子呵,真想不到,你这当儿媳妇的对老人家那么孝顺,那么体贴入微的,实在难能可贵,令我深受感动哦!”。“啊哟呀,看你(把我)说得这么好,我哪有呵,我这是没办法,咱妈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媳,我不照顾她,谁来照顾呢!”只听得她谦和地答道。我接话:“如今像你这样的儿媳真不多见,不管父母有几个儿子,几房儿媳妇,能够像你这样放下身段,不辞辛劳,为生病的老人擦洗身子,服侍照料,不怕脏、不怕累的好儿媳,恐大多只有在报上,或者电视上见到了吧……”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大家彼此慢慢地相熟了。原来17床的这位老太太系是自浙江慈溪的病人,今年73岁,她说自己先前并不想来省城治病,是儿子和媳妇硬是陪着她来到省医院瞧病,还说自己已活了那么大的岁数了,过去年纪轻那会吃过苦,后来生活越来越好,想想自己福也是享过了,外国也去过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如今儿子的公司开得还算红火,孙子在外头读大学,长得高高大大,女朋友也很漂亮……为了我老太的病,我儿子儿媳,家里的人现在都要围着我转,还要化费那么多的钱,我自己只有一点点农保,真是对不住他们了……再说了,我老太婆的命用不着活得太长!”

可是听这位长得清清爽爽,讲起话来很好听,像是会唱越剧的儿媳妇答道:“阿姆呀,阿姆!您又要乱话三千讲什么呵,您一定会长命百岁,活到一百廿岁,您还要做阿拉家里的老阿太,老祖宗呢……”,像她俩如此这般,充满家常又不乏温情的婆媳间对话,期间在病房里常能听见的。说实话我被她们婆媳之间的这种平实又温存的亲情和友善感染了,我还顺便问到老人家的儿媳妇从事哪个行业的,对方说是做服装,平时业务较忙,她老公为此只能是来来回回(指探望住院老母亲)。于是我又问:“平时你们工作比较辛苦,那你为何不请个护工来陪护你的婆婆呢?”

“这上了岁数的病中老人呐,还是自己家里的亲人照顾好!还有了,那么多年过来了,我对咱妈的生活习惯都是熟知的,请别人来照料不是不可以,也不是钱的问题,反正我自己还吃得消的。再说在医院里也没多大的事,有医生瞧病开刀,有护士打针发药,这里由我陪在老人家身边,阿姆就会感觉很放心的……”,“听你这么一说,的确倒是没错,不过你晚上可是要时不时地起来服侍老太太喝水服药,上卫生间。白天又要盯着,夜里更是睡不好的,你身体吃得消吗?”我说。

“还好,还好了,就是刚开好刀那天夜里的确有点儿累人,由于麻药刚过,刀口会很疼的,因而需时不时安慰老人,为老人擦试虚汗,观察体征,翻身……,这不没多少日子的,不碍事,我的身体还可以的,白天抓紧时间小眯一会儿就还转过来了,呵呵!”她一面讲着,一面谦和地笑着。有一回她在给婆婆轻柔地梳理完头发后,还特意绕到我身边轻声地说了句“大姐呵,多陪一天是一天,还不知能陪阿姆多少日子了……”一时的我如同丧失语言似的如鲠在喉。

约么又过了45天,17床老人家要出院了。她那个开服装厂的儿子为此一大早就从家里开车出来了,因为道路管制的原因,直至是日上午9时才进入省城,将近中午时分终于到达医院,听说为了找个停车位又兜了老半天,老人的儿子一边咨询老母的情况,一边对妻子讲着什么,随后又跑去替他老母亲办理出院手续。与此同时,老人的儿媳妇忙着整理带回家的药以及随身用品,老人就与我继续闲聊着。老人说“我不做化疗的,否则还要在医院里住上56天,那个化疗呵,实在是化怨枉钱呢……我儿子和媳妇都说像我那么大年纪的人会吃不消的……还是回家好!”

一切就绪,我们大家相互道别。这位乐观的老奶奶被她孝顺体贴的儿媳妇搀扶着,紧跟在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那位高大硬朗的儿子后面,这温馨的一家人缓缓地走出了病房。

这时,我看到中午的阳光刚好投射在老奶奶有点蹒跚的步履上,愿好人一生平安,愿老奶奶一家人安康好运。孔圣人说过“父母在,不远游”,强调子女应该侍奉父母,但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在此,我想说的是:待父母,尽孝心,真诚理性!人间至爱孝为先,人生易老多加陪伴吧。

 

 病床随笔:这位老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