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高考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三本“人生大书”之我见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故而需要学习,需要磨砺,当然还需要感恩。联想到作文题上这位“作家”提及的人生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俺也想对此作一番评说。
首先要读人生的“有字之书”。这“有字之书”,一切有关学问,人生,艺术的,有质感的书本,以及任何可以存载或传输的图文媒介。这本大书,对于芸芸众生自然是必读不可。识文断字,学以致用。其实书之于人,很多人会把它看作必需的工具,生活的支点,为明天积聚的筹码,“有字之书”,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博学笃志,读书明理。读好“有字之书”,方可提升自己。比如有意识地选择相关的专业书籍,阅读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学作品等,无论看小说还是品读报刊杂志,您说不定会在别人的故事中汲取到一些有用的养料,丰富自身的内心,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艺术修养,甚至于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感受,说不定也会带给人生以某种暗示。
生活中的我们,非常需要“读”一点“无字之书”。这个同样与“有字之书”具有“润人笔墨”的异曲同工之妙吧。纵然人生际遇或兴衰悲欢,一切终将被载入社会这部看似无字且深藏无数人生哲理的“巨著”中。在这部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里,写尽人间万象,喜怒哀乐,甚至于完全可以启迪我们的心灵。这样子的一本大容量的书,无疑是读不完的。
所谓的人生阅历,处世之道,是否都需要读这部内容广阔无际的“无字之书”么。古人说:开卷有益,不学无文。个中道理或许是一脉相承。不过呢,局限于人的认知与能力,尤其是如我之拙人,通常喜好“有字之书”,因为显而易读,却怎么也读不懂或读不透这本不能直观的“无字之书”呢。
不可否认,最后的这本“心灵之书”,同样不可不读。听从自己的内心,感恩美好的一切,感知世间万物,等等,私以为其皆是出于鲜活多样的心灵深处。总之,读好“心灵之书”,得到精神熏陶,领悟人生真谛,涤荡灵魂。
读好人生“三本大书”,增知启慧,受益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