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后感——小说《班纳特小姐的自立》


分类: 观点评说 |
自立自强是一个人生的过程
稍不加细看的话,或以为这是一本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之续集,其实并不尽然。作者不是同一人,显而易见,尽管小说展现的内容以及人物关系等诸多方面还是会与前部小说有紧密关联。
这本《班纳特小姐的自立》的著作者,系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他的想象力以及书写故事的能力过人,把简·奥斯汀的经典作了个延续。当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小说《班纳特小姐的自立》开头讲述的是在谢尔比庄园,一位名叫玛丽,也就是“傲慢与偏见”五姐妹中的三姑娘,如今成了《班纳特小姐的自立》里的女主人公——伶牙俐齿的老姑娘,出场时的她,在花园里陪伴患有癔病性忧郁症,时年62岁的病弱母亲。
紧接着,笔峰一转,小说交待了在午茶时分,睡梦中的班纳特夫人突然死亡,老人走得很安详。由此引出操办班纳特老太太后事的一些过程,以及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们,一个个地粉墨登场。
《班纳特小姐的自立》的主人公玛丽,这位现年38岁单身女子,系班纳特老太太5位颇有些姿色的女儿之一。生活中的她或只有书、音乐,平时与那位事实上并不需要她的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寿终,她的4位早已先后出嫁的亲姐妹和他们的夫婿,还有孩子们,以及接到老太太过世消息后,亲朋故友纷纷前来吊唁……
《傲慢与偏见》原来的人物关系,在《班纳特小姐的自立》里有着沿续与发挥,以及围绕一些情感纠葛的英伦式处事方式,尽管书作者是位澳大利亚人,当然澳洲本就是英联邦国家。
或许,每个人家庭背景不同,接受的教育以及所处的环境有别,然而上帝是公平的,他恩赐给人类的时间的确是相同的,更不会是厚此彼薄,故此在这一点上穷人与富人是相同的。诚然,私以为《班纳特小姐的自立》中的玛丽就好比是《傲慢与偏见》里当年的伊丽莎白,因为她们本身就是姐妹,无论容貌、思维,还有自我个性等方面殊同。
出现在这本小说里玛丽,是一名美丽的单身女子,令人意外的是当她一出场,便吸引了男人们的目光。比如那位名叫达西,即是她的姐夫——伊丽莎白的丈夫,还有理财师怀尔德先生,任凭玛丽如何“捉弄”,他们或都不想死心。不过呢,最有“耐力”的恐怕也就是这位安格斯先生,为了能与曾经的暗恋对象——伊丽莎白有着几分相近的玛丽接近,便成了为爱而生的情种。好事多磨,最终他成为玛丽的丈夫。
《班纳特小姐的自立》里光彩夺目的玛丽,似是以她的几位姐姐的美人迟暮作为代价。私以为如是的写作手法似乎有点儿无奈且牵强。我不懂,这种写作形式到底是破旧立新,还是作为原作(《傲慢与偏见》)之拓展。玛丽从《傲慢与偏见》的丑小鸭,到《班纳特小姐的自立》里华丽丽地转身成了美丽耀眼的白天鹅。
(注:拙愚将年少时的三张素描为拙文配图,贻笑大方仅是自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