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充满阳光
充满阳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11
  • 关注人气:2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子的感觉刚好——阅读文集《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所感

(2016-07-02 07:19:17)
标签:

阅读

杂文集

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观点

杂谈

分类: 观点评说

这样子的感觉刚好——阅读文集《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所感

这样子的感觉刚好

——阅读文集《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所感

 这样子的感觉刚好——阅读文集《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所感

 

从网上购得的这本书名为《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的册子,系由韩寒监制,自然少不了由这位集作家、赛车手及导演于一身的名人之习作名篇,比如《东极岛少年往事》。不过,生活中平庸无能的拙我,阅读书籍,不太会去关注该书是由谁写作,或是谁谁监制之类的书外的东西,更多是会关注其作品本身的可读性,也就是看重书籍质量为首要。

起先,想阅看这本书也是被其书名吸引的。好家伙,能够“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该是多么好的一种状态呵。无论对人或事,还是对待物质之类。总之,能“与喜欢的一切在一起”的感觉一定也是错不了的。我坚信。

杂文集少不了各等作者的习作。当然,内中收集的文章之主题或都属于差不多类型的吧,我还是固执地以为。比如“北漂”之《一个人的北京》,系青年作者咸贵人之作,本人认为此文写得蛮赞,值得一读。人在旅途,为生存,或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或者说为爱情吧,作者远离家乡西安,来到陌生的帝都,说她是来北京追梦也好,不是也罢,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或理想没有错。不过,私以为爱在哪里,家就在那里。足矣!

总之,生活不易,工作难寻,北漂三年,“抬头一看,四面都是墙,经济间没有窗……”还有,“爱情这东西,你已经不再有勇气”作者如是写道。本命年的“她”所处境遇以及对于环境抗争的能力等等顺利与否不是你所能掌控得了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想出去闯荡,那怕是被冲撞得头破血流也心甘;而到了年老期,又一个劲儿地想着叶落归根,或经常会令其莫明伤感怀旧思故乡。纵然,这人的一生哟,你可以有各式各样的活法,有的人呢,或就有点儿像曾经听到过的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错了我也不悔过!”这样子的状态其实也好,我自以为是。

翻阅手边的这本集子,我断断续续地读着各位名家或不知名作者的文字,慢腾腾地品嚼着那些隐于字里行间的那些个惆怅味道:北京太大,一个人的北京并不见得有你的一席之地,有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也有人匆匆逃离。然而,我有一点非常认同,更应该是千真万确——“你走过的弯路,从来都不是白走的……”。人生之路也然,可走着走着,你或许已经认清了出口,不会再轻易错过,但愿是吧。

出生在大城市的孩子,快餐之类的食品更是见得多了,那些措手可及的食物吃厌的有之,可是对于从小生活在乡村乃至小县城的人,或是从来没有见过洋快餐之类的人一定也有之。现在就让自己的思维跳跃到《北方有盛宴》一文。内中描写“她”,是一位来自南方小县城的女孩子,十一岁那年,才第一次吃到被她视作时髦美食的第一个汉堡包,而且这还是她那位在东北从事销售工作且长入驻在北京城的能干的母亲带她出来见的世面。

从此以后,她信誓旦旦,激励自己不久或将来一定要吃遍地球上的美食。然而,等她终有一天走出家乡,走向大都市,再跨出国门,继而山珍海味什么地都可以胡吃海喝了。可是,曾经心心念念想要大块食肉之荤腥的北方盛宴,对之却再也没了感觉,反倒令她特别地怀念起了素静的四菜一汤就着白米饭了。对于人对于吃食如此,那么对于爱情又何尚不是如此这般呢。

在这本文集里,这篇题为《地铁里的武士》以及《南山南》也是颇有一点意味在其中。一位是乘坐“三号线”的先生,与另一位乘坐“八号线”的小姐,在拥挤、庞大的城市上班族的高峰时段,因故产生了一次不经意的邂逅。接下来似乎是要沿着男女朋友的节奏行进了,可是当你读下去就会明白,这终将是一场换不来对等爱情的人生旅途。即使像那篇《致我亲爱的罗宾汉》里被作者戏称为“罗宾汉”的男子,系是与“她”从小玩在一起的两小无猜的小伙伴,颇有点儿青梅竹马意味的两人,长大了,重逢了,却又能怎样呢。

仅凭一次次的不期而遇,男女主人公两人间感情线的交集点会不会重合,您说了不算。因为两人原本就不属于同一类人,各自要奔赴两趟无论是线路、方向还是目的地完全不同的去向。诚然,乘坐地铁或其他交通工具的人,出站的时刻终将会被隐没在流动的人群中。就像书中作者所写的那样子——“只要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出现一点偏差,就会产生第二宇宙速度,脱离的速度……也终将被城市的地铁挤干。”或者说“我们终于学会了道别,却不再说情话,只说谎”。接下来的《失乐人》也是一篇有关爱情的美文,选择喜欢自己的人,可自己却不喜欢Ta成为了伴侣,会幸福吗?我不知道。书中或许隐约地给出了答案,当然这应该是作者自己的观点,我以为。

除了爱情,人类还有亲情,乡情等等的许多情感,不外乎都是真性情的流露。比方《一只住在十七楼的羊》一文中的张奶奶来自内蒙古,眼下与儿子一家人住在大城市的楼宇里,从小生活在草原的她过不惯都市的轻闲生活,却惦念着已回不去的老家。这一只突然出现的羊令张奶奶的生活有了新的起色和乐趣。从此,一个人,一只羊,如影随行。尽管因羊而起也会有一点儿小烦恼,但是只要有羊在,仿佛张奶奶的家就在。此外,《老男人》系列中的各等人物,无论“舅舅”、“毛豆阿舅”,还是“爷叔”等等,这些具有沪上浓郁地方特质的人物形象实在是鲜活得很,好像会从文字中一下子跃出纸面,走近现实。

很有意思的是,这本文集中,除了有散文、小说外,好像还有剧本之类的。包括永远不会过时的青春记忆,包括不缺的平淡毕业生活与日复一日的平凡人生。《R小姐》中的R小姐是位听话的乖乖女,不是名校毕业的她,原本可以留在北京工作,可她还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到家乡,在镇上当了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毕业三年,日复一日地教书。”小镇上的人日子过得相对安逸,也不懂一些新鲜玩意儿,仿佛此地的人与世隔绝似的过着自以为是的幸福小日子,因此20多岁的年纪就仿佛能把一辈子看透,于是文中的“她”不淡定了,走出来了,来到了号称魔城的大上海。当然,对于漂在上海的日子也断然不会怎么地好过,可至少能让你知晓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流光溢彩背后的种种不易。本人的感受是该文与开篇的《一个人的北京》异曲同工,大家都知晓的是命运从来就没那么好把握的,如果可让自己掌握,那就不叫命运了。

其实,这本书里出现的人物形象并不多是以年轻人为主角的,而是涉及到各种年龄段,各个辈份的都有一些。乃至穿越至古代的人物也存在,比如这篇《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总之无论是《滑翔伞与功夫熊猫》,还是《与妻》,无非都是作者想告诉读者的如是命题:在这个世界上要活出所谓的“自我”,都是要有点儿能在自己身上作祟的个性,还少不了要具备一点底气。或者就是: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生活或就会变得简单明了。此番道理好比像《一个歌手的情书》中出现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人大都是普通人,大部分普通人都信步漫行在庸常的人生中”,还有《识茶记》,在文所言: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生活似茶,抑或还有爱情也然?终极了,待到索然无味之时或将之倒掉换新?

我终于翻看到了最后一篇题为《再无晴朗天气,就自己成为风景》的文章。世界那么大,人与人之间碰到了是缘,有的人或是人生中的那一抹风景,比如文中的“止痛片先生”与“晴天小姐”,爱情这东西就像是一道算术题,不过最终的答案也只有一个,成功或不成功,“爱情” 这片药用来对付应该可以吧,可是要想来治愈内心的“痛”,不知如何是好呢。

在《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中辑录的这些或自由随性,或清新如水,或浓郁热烈的美文,无不真实地映射了当下人之思想情感,生活景遇,还有对待爱情的渴望,赞美与感受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让读者领略现代文字的独特魅力。若要想细腻地品读个中滋味,那还得需要您自己去翻阅了。

 

 

这样子的感觉刚好——阅读文集《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所感

这样子的感觉刚好——阅读文集《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所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