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短篇小说:临时工

分类: 那年那月 |
小说:临时工
“那个时候成了过去,闪烁着的,是一丝心底温暖的回忆。”玲子如是说。
一
时间到了1983年,一个炎热的夏季,玲子高中毕业。高考后的暑假,一颗期待的心一时难平静。等待发榜的日子,就像酷热的天气,忐忑,难耐。
玲子在家时,就帮着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她是一位文静、单纯的女孩。暂时脱离了紧张的学业生活,乖巧懂事的玲子渴望了解社会,想去打短工,得以体验及磨练。
上哪里去进行工作实践好呢?可干点什么?玲子纠集的是自己好像除了学习外,什么也不会呀!“不会可以慢慢学嘛!,瞧咱家女儿的,你人又不笨,肯定一学就会的”,父亲鼓励玲子的话,她记在心上。天生我才必有用!玲子想去附近的一家塑料厂试试。不过玲子稍有顾虑的是人家会要她吗?当然,她还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翌晨,玲子早早起床,一切准备完毕,便径直去了那家塑料厂。玲子独自来到厂子门口。起先,她一个小姑娘家的还是有点儿胆怯呵,便在外面徘徊了一会儿。稍后,她让自己作了一下深呼吸,便鼓起勇气,大踏步地朝里走。
二
玲子刚一只脚跨进工厂大门时,就被门卫大伯给喊住,那位脸上带有几分警觉表情的长者用眼神扫了一下玲子,遂问玲子是来干嘛的,有介绍信没有。
此刻,灵巧的玲子反倒显得比开始时平静了许多,她非常诚恳且友善地说有人之前与厂里联系好了,自己是来报到的。门卫大伯听玲子有板有眼地这么一说,就用手指了指厂子里的一幢办公楼,还热心地告诉玲子说:“那你去二楼劳资课找陈课长……”
嗨!这下可好,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准许玲子直接上去找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玲子心里乐呢,心想权当进去撞撞运气。心情大好的玲子一溜小跑,径直上了二楼找到劳资课,办公室的门虚掩着,于是她先敲了敲门,只听得里面传来一声回应:“请进!”玲子推门而入,只见一位坐在办公桌前,身穿灰蓝色“的确凉”衬衫,手上正翻看着一份材料的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抬起了头。
当看到进来一位陌生的女孩子时,他先是一怔,然后问玲子有什么事吗?直性子的玲子便将自己的情况予以说明,将自己想做一名临时工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和盘托出。这位陈课长听了玲子的诉求,脸上似乎也没表露什么,只是说起目前厂里的生产任务确实比较忙之类的话。他让玲子先回家,若有用人信息,厂里会发布通知,即是在厂门口的版报上张贴用人启事,告知玲子可留意相关消息。
三
求工心切的玲子不想放弃一切可能,她说来学工,不为钱,只是想接触接触社会而已。还说若不给她解决,她会再来的。玲子说自己的家就住在厂子旁边。在这里打打杂总行吧,并再次强调自己想参加义务劳动。这下,令陈课长感到有那么一点意外,他不由地会心一笑,还摇了摇头,两只手臂交叉在胸前,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也不知玲子最后是怎么说服这位人事科长的,陈课长拗不过她,竟然说了:“唔,我呢,也没权力用不用你,我一个人说了不能算数的。那么这样吧,得去先问问张书记再说,然后……。”,“好吧,那您能不能,行行好,现在就去征求张书记的意见?谢谢您了”玲子讨巧地回话说。
过了差不多将近有一刻钟时间,那位陈科长果真给玲子带来了好消息,通知玲子可以去注塑车间帮忙。办事作风严谨的这位陈姓人事课长,陪同玲子来到注塑车间,并向车间负责人交待了几句话。一脸和蔼的车间主任,将玲子介绍给了一位陈姓的年轻姑娘,原来她是二班的班组长,说是请陈班长找个青工带带玲子。于是乎,玲子便有了生平第一个“师傅”——一位叫阿明的长得健硕高瘦的年轻小伙子。
阿明看上去玉树临风,模样长得倒也周正,五官比例还不错,浓眉下有神的细长单眼皮双眼,鼻子较挺,就是头发留得少许有点儿长……,这是车间里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傅们对其的看法,仿佛艺术家似的发质与他的脸型及修长的身板相得益彰。当玲子第一次见到他时,感觉阿明像是搞艺术的那类人,而事实上,阿明只是个车间里的机械修理工。玲子心想这个人不去当艺术家该是可惜,那怕是音乐老师也好。玲子正在心猿意马之时,不由地“卟嗤”一下笑出声来,令眼前的阿明感到一丝莫明其妙,年轻人之间的沟通没什么问题,尤其是在男女间。
热火朝天的注塑车间以轻工为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体,令初来乍到的阿玲毫无距离感,她很快便与大家打成了一片。尽管工作作息三班倒——四班三运转,工作比较辛苦,而且车间里的环境也不是太理想,但是大家铆足干劲,其乐融融,青春飞扬。
由于生产塑料制品的特殊性,车间里的室内温度常年较高,何况七月份的炎热酷暑。刚开始那几日,纤细的玲子身体有些不适应。好在玲子年纪轻,也肯吃苦,工作热忱高,加之这里的大哥、大姐们对待玲子这个小阿妹很照顾。尤其是轮着玲子上中班,遇食堂供应夜点心,他们总让玲子一起分享食用。在车间干活,出汗较多,喝水相对频繁。大家在一起相处,时间久了,混熟了,玲子口渴有时候来不及,就会就近将青工们泡好茶水的搪瓷大茶缸拿来解渴,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分明不像饮茶像喝汤地那个爽快。
20世纪80年代的车间工人,常用的茶缸确实有点轧眼,他们会在里面放入好多茶叶,泡入沸水后仿佛菜汤似的一大缸子;盛茶水的搪瓷杯,看上去里面的内胆大多已被浸染得呈现出黝黑发亮的状态,此番屡见不鲜。然而大家并没什么顾忌,玲子可以随便拿起来喝,率真的青工们在一起干活,很少会嫌彼此你我。
四
工作中玲子很快学会了操作注塑机,使用钻床设备及简单的修边活。工友们与玲子相处很友好,他们压根儿就没把玲子当外人看待。一个月后玲子领到了生平第一份“工资”,一股小小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毕竟是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得来的啊,玲子感到兴奋。
虽然只有区区几十元钱。玲子除了为自己买一把晴雨伞,还给从小把她带大的亲爱的外婆,买了些她老人家爱吃的食物。剩下的钱,玲子想给车间的大哥、大姐买点什么礼物,目的是想犒劳一下大家,以感谢对自己的关爱。可是青工们不让玲子破费。
玲子说她打工的目的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个心愿,于是在阿明师傅的提议下,一帮小青年到江边的一处夜排档聚餐。是晚,啤酒搭配小海鲜,夏日夜晚伴江风,年轻的工友们个个兴味盎然,大家在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生活如此美好,年轻的心慢慢靠近。
这一天,尤其是玲子的师傅,那个阿明喝了小酒后,一张轮廓分明的国字脸上,泛起了健康的红光,伟岸的他高中毕业后去读了工科类的中专,本来可以坐办公室当干部的,由于父母让他趁年轻多到基层锻炼,便成了一名车间机修工。那个时候他又利用工作之余成了一名“电大”的旁听生,因此阿明仿佛比车间里其他几位青工多个几分书卷气。他有一个外号叫注塑车间“秀才”。
那晚他紧挨着玲子坐着,刚开始那会,他显得很安静且有点儿小拘谨,慢慢地话多了起来,要帮玲子挟菜,眼睛直愣愣地看着玲子,还时不时地向玲子示好,突然像是一声呐喊:“我的,玲子,好啊!”。
工友们还是突然见着这一阵势,知道性格内向,正派上进的阿明,断然不会做出什么过分的行为,于是有人故意拿他调侃:“我说阿明秀才呵,人家玲子又不是你的,你干吗说是你的玲子?你该不会是看上人家小姑娘了吧,哈哈哈……”
可阿明却一直乐呵呵地笑而不答。末了,阿明借着酒劲回答:“玲子好,难道你们都没看见吗?是不,我承认是有点喜欢她……,可,可人家是要去上大学的……你想呵,这又能怎么样呢?”这下子在场的人都无语了,空气仿佛一时凝固了。少顷,还是陈姐在旁发话:“好了,好了,吃也吃过了,喝也喝了,咱们早点儿回吧,明天还要继续工作。哦,咱买单啦!”
五
时间在指尖下悄然流走,8月份的某一天,轮着晚班,天气闷热,再加白天未休息好,那天玲子感到有点疲倦。实际上,玲子已接到大学入取通知书,晓得与大家相处的日子剩下沒几天,可她仍去上班。一开始玲子还能撑着,按部就班地干着活,等到下半夜,玲子实在是犯困了。阿明师傅看出玲子疲惫的神态,他一直挺关心玲子的,其实玲子也看得出来,年轻的他对玲子像大哥一样爱护有加,他对玲子存有好感,玲子心中自然比谁都清楚。
阿明让玲子到工具箱旁去小憩一会儿,并说她的活他会干完的。玲子就这样子迷迷糊糊地去休息。睡眼朦胧的玲子感到闷热,遂下意识就近拉了一下放在前面的排风机,只听“吱”的一声,霎那间,一股殷红的鲜血“刷”地从玲子的手上渗出,很快滴了一地。
此时此刻,玲子一下子清醒了,意识到自己被转动着的排风机风叶打着了手,玲子惨叫了一声,便瘫倒在了地上,很快被闻讯赶过来的阿明从地上掺扶起来,这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二话没说,赶紧抱起玲子,一溜烟地奔向外边,送玲子去医院……
发生那件事后,玲子的临时工生涯彻底结束了。不久她去了省城上大学……当时只是伤着了玲子手背上的一点表皮,幸运的是并没有留下疤痕。当然,那段临时工生涯在玲子心中留下的或许是难以抹去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