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说:回家的路好走了……


标签:
道路回家便捷观点 |
分类: 观点评说 |
交通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必要条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这一点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体会吧。
话说邻居老李夫妇俩老家在象山,早年他们除了逢年过节要回去探望父母亲人外平时一般很少回象山,以前也常听老李抱怨,说同样是属于宁波地域,可是他们回老家还是感觉不太方便,交通不便、回家的路不好走,过去那里的老百姓生活也比较困难,有的地方甚至于曾还被当作扶贫对象。
原先老李如果想回象山老家的话,就得匆忙赶去车站先购票,然后还要准备一些在老家较难购买到的物品等用来送人,接下来就是车舟劳顿,总之来回一趟还是比较麻烦,费时又费力。
由于象山县地处宁波的最南端,是个沿海半岛,30、40多年前人们往来象山与宁波市区需要5、6个小时的车程。不过这一情况自从进入21世纪后有了较大的改善,先有甬台温高速公路宁波段开通,去象山的车辆可从宁海出高速,再进入38省道沿海南线至象山县城,此番是要比原先便捷。然而那个时候从宁波市到象山县毕竟还没有一条直达的高速公路。
尽管那个时候,从宁波去象山也可从沿海南线经鄞州咸祥在横山码头摆渡(车客渡),至西泽码头到象山港畔的对岸,如此这般在途时间还是较长。为此,老李他们非常期盼有朝一日能够“天堑变通途,往来自由行”。到了“十二五”期间,象山港终于要建大桥了,邻居老李一家人为之兴高采烈,翘首等待通车的日子快点儿到来。
为建设象山港跨海大桥,其实交通部门早在1994年以来进行了42项课题研究。2006年2月20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项目建议书,正式立项。2008年,8月16日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8月20日上报初步设计,12月4日交通运输部批复初步设计,12月25日宁波市交通局批准了施工图设计。
通过交通人的艰辛努力,2012年象山港大桥及接线通车,象山县不仅彻底改变交通了末梢地位,同时也告别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象山跨海大桥南北连接线贯通后,象山县城所在地丹城到宁波的车程由原来2小时变为35分钟。大桥的建成使象山处于宁波半小时经济圈、杭州2小时经济圈中。大桥的建成缩短了象山县城至宁波市的行程由原来的120公里缩短为47公里,融入象山至宁波半小时经济圈,到杭州2小时经济圈,到上海3小时经济圈。
象山港大桥的开通运行,使那个昔日宁静偏远的象山港江畔,充满着新的生机与活力,就像涛涛大海,大潮永恒地向东方涌去,向着五湖四海前行。瞧!这邻居老李夫妇及家人出门了,驾着他们家的那辆“路虎”越野车,看样子呵,又是去老家了。“当然啦,回家的路好走了,老家与新家时空距离更近了……”,如今乐呵呵的老李头当聊起回家的路时总是显得那样地信心十足呢。瞧!这一家子,人还没到老家,这带着浓浓家乡味道的传统饭菜点心已摆上了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