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0+限时征文:也来说说独生子女这些年”

(2015-11-04 20:54:40)
标签:

独生子女

孩子

如此这般

分类: 观点评说

“140+限时征文:也来说说独生子女这些年”

 

“140+限时征文:也来说说独生子女这些年

“140+限时征文:也来说说独生子女这些年”

       那一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那天上午我躺在妇儿医院的分娩室,内心的喜悦夹杂着分娩时的阵痛。约10时不到,只听得产房里的医生对一旁的助产士好像说我快要生了……,随着一阵“哇…哇…!”的较为响亮的婴儿降生的啼哭声,我如释重负……。

这一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似的,岁月荏苒,从春到秋一转眼已过去了20多年。众所周知,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坚实措施,这一在相当长时期予以坚决响应,坚持实施的基本国策,时为适应了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利用不足的一个利国利民之人口政策,也是真真切切地影响了几代人。

今天,国家出台有关生育之新政,符合此番政策红利的适龄夫妇应该是不在少数吧,不过对于俺而言,早已是时过境迁的事了,在此尽系作为一名傍观者而言之。对此,若具体到对某一对符合政策与条件的育龄夫妇而言,或并不见得人人都会愿意生育二孩?如果一对夫妇要再养育一个孩子的话,生养成本还是不会少的呢,钱与人的精力都是摆在人们眼前的现实问题吧。当然了,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增长,对于生还是不生(二孩)的这个事情上,无疑会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自我(自发)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个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让社会能更加和谐共存与不断完善的过程,象征人类进步与发展的社会行为。

然在我等老派之人看来,有些独生子女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娇生惯养的习气与弱点,自私自利,不愿与人沟通,不愿与外人分享喜悦,甚至于脆弱及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与毅力等不足之处。纠其原因或是孩子从小被长辈们宠爱有加,甚至于溺爱不无关联吧。

父母之爱子与生俱来,可是若不在关键时期塑造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意志等,可能会对其日后的个性发展以及为人处事等能力造成影响,故从小做好对孩子的调教,进行必要的品行与礼仪灌输以及让其感受良好的环境十分有必要。

民间有俗语称“三岁行为看到老”,讲得就是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长大成人后就很难改变。比如说到一些习惯,倘若孩子做事总是很拖沓,没有责任心,还粗心大意,自私懦弱等等不太好的苗头出现时,当家长的一方面要以冷静、客观的视角观察、分析其为何如此这般,另一方面更要多加引导纠正,孩子养成的坏习惯、坏脾气有好多是大人们从小给惯坏的,故还得从家长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才是。

诚然,本人的孩子作为独生子女的代表之一,在他身上自然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欠缺和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优点与美德。当然啦,从小到大他也有其自己的烦恼或困惑,比如小时候缺少同伴、玩伴,因无同胞(兄弟或姐妹),相对孤单,为人处事表现得相对自我或任性等等。窃以为在这一切之中,有一些并不是孩子自身的问题造成的,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内外环境成致,故所以当下“二孩政策”的出台至少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与独立,还有除了拥有其他诸多社会属性外,独生子女大多是属于“孤寂”的一代人,当然了至今已不止一代了。

私以为,事物总有其两面性。独生也好,二孩也罢,两种结果各有所长,关键是为人父母及长辈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俗话有说:“孩子像根杨柳条,怎么栽培怎么长”如此这般,或对子女及自己才能终生受益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