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天涯美文集《涉过记忆的河流》


标签:
阅读天涯女士涉过记忆的河流新著 |
分类: 观点评说 |
题记:走再多的路,也走不出乡愁编织的网。流连温润的江南,梦回远逝的村庄,重温生命最初的底色——摘自天涯新作《涉过记忆的河流》
文字给予我力量与美好
——品读天涯美文集《涉过记忆的河流》
日前的一个工作日上午,收到好友——知名女作家天涯女士通过快递寄达的著作,这是她新出版的第17部力作,一部充满诗意的散文集《涉过记忆的河流》。本人相来是十分喜欢阅读天涯女士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当我接收“速递易”发来的短信后,连忙下去取件,遂迫不及待地拆卸包装,将之打开来顿时犹如一股清风扑面,多么清丽雅致的封面呵,装帧简约却不失丰盛之内涵,真好啊!,哦!给我那么多,有3本呢,好感动!
乘午休时分,我随之翻阅起来。该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系天涯女士新近创作的美文,细腻深情的笔触,柔情似水的解读以及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眷恋;对故乡、亲人、亲情的体会,还有用文字来放眼一年四季的岁月变幻等丰富内容。
细腻温婉的天涯女士在书中表达的那些个浓得化也化不开的,夹杂着丰厚内涵之“乡愁”,汩汩流淌的记忆河流,或联想到的,看到的日益城市化的近郊乡村,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社会变迁,过去熟悉的东西有的日渐变得陌生甚至于虚无。正如该书序言中写道“乡愁是一种记忆;乡愁是一种忧伤;乡愁是一种困惑;乡愁是一种怅惘;乡愁是一种乡梦;乡愁是一首小诗;乡愁是一种忧愁;乡愁是一种期待”。该文集里的四辑内容可谓是精心编排,深情款款,可见一斑呢。
私以为,书中“第一辑之‘痕’”主要体现的是作者对故土之人文景致进行美好描绘及富有情感的赞叹回望等。“第二辑之‘印’”主要是作家对美好事物,亲情爱意梦想之追忆回味。第三辑之‘迹’体现的是旅游行走的畅快与作者深入浅出之感悟。无论山水河流乃至阳光云雾,无论人物过往以及梦想现实,作者把“这一切留在心底,在今后的岁月里细细回味……”天涯如此这般之所为所作是十分有价值的呵,倘若我等平常人走出去旅游,走过了看过了也就过去了。可她却给读者带来了美好,在自己的心中同样也留存了美。
还有呵,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言的那样——“在城市住久了,就想念乡村”。乡野的鸡冠花,乡下外婆家,还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千年古村咏叹幽思,更有踏雪寻梅紫薇花开,自然也有“倾听一座桥的声音”、“五水共治”等涉及时政、环境关注之文字。毫不夸张地说,真的!天涯女士的文字精美得令人叹服。她的文笔既接地气,又不失隽秀高雅。似艺术电影之景场回闪,一会儿犹如“老街的烟尘味”、“草子花”,一会儿又是“诗意的生命痕迹”……
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天涯女士多才多艺,聪慧好学。她除了文学创作外,还具有多样爱好及艺术天赋,书画雅韵,闲情逸致兼具。此外,难能可贵的她对亲人、家人乃至朋友同样是充满着善良与爱意的。本书中的“父亲的好年华”、“外公的煤油灯盏”以及“青岛女人”等文章,她对人性的刻画依然是入木三分,细致入怀。
还有呵,天涯是一位旅游达人,她自己也在文章中记叙“喜欢拖着个旅行箱,走在陌生的街上。当我看风景的时候,说不定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是呢,对她而言:旅行的意义就是一次灵魂的放逐。熟悉她的人都知道,2008年11月至2009年因为身体原因,她没能出远门……无论远近,无论哪地,跃然纸上的鲜活文字令人难忘,喜爱旅游她自然比别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增加见识,增进友情及意想不到的收获。
是呵,“人有人品,花有花格”天涯女士怀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她感恩生命,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
又及:我把天涯女士的《涉过记忆的河流》又转送我的两好友,她们都喜欢阅读,与天涯女士也认识的。其中的一位“红”女士,不久前患了重疾,当她收到天涯的书并翻阅了有关文字后,给我发来了一段发自内心的微信留言片断:“……谢谢你,一直记得我呵……,书拿来了,我这两天因为刚刚化疗完,星期二才做的“化疗”,不舒服,也没力气回复你。没想到(大家)还记着我,我刚才已经看了一点,她(天涯女士)写的蛮好的,尤其是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很快能融进去,并产生共鸣……”。因为我知道“红”与之曾患有同样疾患的天涯有过一面之缘,而天涯她通过积极治疗,顽强抗争,并且战胜病魔的励志先例,我相信也一定会给她带来无比的信心与鼓舞的。在此,我想对天涯女士说:认识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