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阅读充满希望


标签:
阅读习惯民族希望观点 |
分类: 观点评说 |
平庸的我叩心自问这些年或这些日子,自己读过几本书呢?近日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的有关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报纸阅读率为55.1%,而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半小时……联想到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手捧书册认真进行阅读的时候真是不多,平时或也是翻看一点休闲类的时尚杂志居多,各种报纸倒是每天会翻读浏览的,其实嘛!频率较高的还是手机阅读。剖析自身的惰性或常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手执一书静静地阅读的场景似已渐行渐远,实不应该呐。
阅读使人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如此这般激励人的话语可谓耳熟能详,甚至于人们会常常挂在嘴上的。众所周知,这后半句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系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所言。“阅读使人进步”早以成为了一种常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顔如玉”总而言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切无疑是进步与美好的。
在近期的一本杂志上,我读到如是的一段话语“德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国度:在疾驰的地铁车厢里,在洒满阳光的草坪上,甚至是在医院的等候室里,都能看到安静捧读的德国人。读书已经渗入德国人的生活、社交、教育乃至娱乐当中。德国的书香社会得益于崇尚读书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氛围”。由此可见,德国人真的是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呢。
德国人认为,阅读是一个人素质的反映,同时读书也能折射一个人的品位,总之读书不但能使人了解与掌握知识,提高相关能力,且令人尊敬。纵观该文章中的所例的一组数字,说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50%以上的人定期购书,1/3以上的人几乎每天读书。
在德国,30岁以下的年轻人热衷于阅读,有50%的孩子表示喜欢读书。据来自德国书业协会去年发布的调查,有60%的受访者表示,前一年购买过书籍,其中有87%的人买过3本以上。此外,德国人在休闲时间最爱干的事情中,读书看报的排名高于逛街下馆子。当然,德国人的阅读并是看那些手机信息以及有关娱乐等花边新闻、八卦消息,而大多数是阅读那些有深度、有思想、以及给人以陶冶心灵,震撼人心的世界文学著作等。
据悉在德国,买书购买很是便捷。有数据表明:8000多万人口的德国,拥有各类书店5000余家、书亭2000余家,平均1.7万人就拥有一个书店或书亭。而且在购书、选书、订书的环节中显得特别人性化,比如书店会帮助顾客从出版社订购。此外,在加油站、综合性的超市、百货公司都可以购买到最新的畅销书、打折书以及报刊等等。因此,喜欢书的德国人往往会在超市购物之余,选购一两本书以供阅读。
该文还讲到在德国的个人藏书也较为普遍。另外,作为德国人另一个精神家园的图书馆也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城市的市立图书馆大多建在最繁华的地段,而且许多图书馆会经常性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讲座以吸引读者,从而开拓视野,增加学识,即使在乡村也会有定期的流动图书馆供人们借阅学习。有资料表明,尽管德国人的人口不多,但却拥有全球第二大图书市场。比如著名的,有“全球第一图书博览会”之美誉的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等。
因德国人喜欢读书阅读,故所以书籍在德国也是人们最受欢迎的传统礼物,更可视作为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据悉在德国,无论是父母与孩子,还是朋友之间,赠送书籍也是一种感情的传递方式。该文章还讲到,德国人的阅读情结:孩子出生就已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如父母通过“亲子朗读”,即家长自愿到图书馆、学校和幼儿园给孩子们进行“亲子式”的朗读,以培养孩子对书的“感情”。此外,“全民朗读”在德国由来已久,还有以德国政治家、作家、电影明星、运动员和其他各界人士支持下的“志愿者朗读”活动等,以及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段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的“分类阅读”也层出不穷。在德国通过不同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可有效提高青少年的读书兴趣与爱好。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留存的印象:德国是一个严谨的国度,德国人做事认真细致,理性自律,德国的工业技术,制造工艺,乃至文化学术等各领域在世界上具有相当高端的水平。同样,严谨好学的德国人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终身受益。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不无道理也。
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在书香中滋润浸染。想起三国时期蜀国名臣诸葛亮所言“才须学,非学无以广才”,以及清代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的“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此番理念与现代人的“阅读使人进步”之理念不谋而合。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以书为伴,以书为友,终生学习,喜欢阅读,无疑是有希望和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