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之春节自我盘点七天乐

标签:
春节七日平凡记录 |
分类: 亲情无限 |
蛇年春节长假之流水记录
爆竹声声除旧岁,欢聚一堂过大年。
除夕,接来公婆与爸妈,由我掌勺,其乐融融,亲人家人围坐在圆桌前高高兴兴地聊天叙旧吃年夜饭。晚上忙里偷闲,断断续续地欣赏央视“春晚”。说到“春晚”这盘从1983年至今只有在除夕夜才有机会让全国人民首席“品尝”的过年大餐,尽管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但是对于咱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春晚”仿佛也成了一道在“年夜饭”上不可或缺的“菜”。
期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天响彻,对于人们辞旧迎新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燃放所带来的种种不利与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怎么说,蛇年新春如期而至。年初一咱起了个大早,拜年短信也是从头日延续而来。家人的一位情如兄弟的多年老友也早早地来我家拜年,往年他总是雷打不动于除夕上午来访,由于当天高速公路因雪封道,于是就赶上正月初一了,他说自己刚从寺院烧了头炉香出来,所以就赶早了,呵呵!祈福平安,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同样是在热热闹闹,欢欢欢喜喜,忙忙碌碌,吃吃喝喝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一天。日里为家人烹饪可口的饭菜,除了当“煮妇”,还兼“家政服务员”,等晚上有空闲时还不忘将之前在电视上错过的,而又特别想观看的电视连续剧“全家福”,在网上搜着欣赏了几集,此外还向远在外地或国外的几位亲朋好友打电话,或视频,电邮等方式互致问候与祝福,为“年”祈祷,幸福安泰,健康吉祥。
大年初三,在母亲家过年。我们与老妹一家子约好在父母家团聚,照例我早早地来到妈妈家“帮工”。因父母年纪大了,虽然他们相比我的公婆之身体状况要好多,但必经也是七老八十的老人家了。从小到大直到现在,不瞒您说,我一直非常喜欢去母亲家,我的父母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思想不僵化,开明有涵养,为人正直,乐观豁达,而且万事都为我们晚辈着想,即使平时有个小痛小病的,只要自己能解决的也往往不会来“麻烦”我们,这一点就越是令我这个当女儿的感到内心的一丝不安,实在有点儿愧欠父母呐。
父母双亲他们个性都比较独立,平时生活有条有理,年轻的时候兴趣爱好较广,年老了也不失拥有一点自己的才艺与喜好。我的母亲还烧得一手好菜,总之“妈妈的味道”总令我倍感亲切与温暖。故我在节日期间发过一条微博:“食过不少美食饭菜,走过许多名山大川,经历半百人生进程,最想吃的还是妈妈烧煮的饭菜,最想去的地方还是母亲的家”。每每在父母家聚餐,我吃的饭菜总是要比平时的食量多很多。倘若我天天在他们那里蹭饭,那我肯定要超重了,因为妈妈烹饪的饭菜令我管不了自己的嘴哟。这一次父母同样为我们大家张罗了一桌好菜。我呢,仅是为他们打打下手而已,因为相比于他们的厨艺,我是拿不出手了,当然在妈妈身边还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的,比如生活常识,比如为人处世,比如勤劳节俭等,这些都令我终生受用呵。
大年初四,难得的好天气,我与家人前去地处鄞州东乡的嶦岐拜年。这大过年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一路畅行。一大早,我还得先为公婆准备好一天的饭菜以及安顿好其他的琐事后,我们才出发。由于过年,早晨高速公路车流量不大,收费站一路开放,出了高速改走地方公路,路况也是出奇的好,安全快捷,真是爽呐,试想要是平日里每天出门都能有如此上佳路况那该是多么美好呵。
汽车穿过了两座山体隧道后,我们的目的地很快就到了。从家里到乡间只化了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三十余年早已如同亲戚的老朋友相见分外亲切,老史夫妇俩非常热情,他们知道我们要去他们家的前一日就来电话告之已准备了当地的特色饭菜,待食过这丰富朴实绿色的农家餐后,老史及家中小辈陪同我们一起行进在清秀明媚的周边爬山观景以及参观寺院等。山乡风光宜人,微风拂面,枝头梅花已然绽放,春暖江水鸭先知,切身感受着正渐渐向人们走近的美丽春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之城乡差别越来越小,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至少一辆小轿车,别墅式农家小院到处可见,乡镇早已建起了幢幢商品房,老屋新宅遥相辉映。天堑变通途,交通快速便捷,象山港畔建大桥,滨海工业区蒸蒸日上,农村一片新面貌。
(此处由绿荫汇成一个大大的“佛”字,你瞧见了吗?)
岁月催人老,人生不寻常。当这一次在乡下见到另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友时,他的健康状况已大不如前了,记得去年春节我也曾去探望过他,那时他的身体还算硬朗,可是自去年9月不幸得了场大病后,多次住院及进行中西医治疗也难以恢复如初,病情反复时好时坏,甚至于自己连饭也不会吃了,要靠别人喂粥且纳差,说话也显得比较吃力,有时语无伦次,需要家人进行全护理。我们去探望这位老人时,起初他没反应过来,等后来慢慢才记起来,躺在床上的他显得很是高兴,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听他家人说老人在意识清醒时还经常会念叨起我的家人来,因为他们之间的莫逆之交已有30余年了,每年春节必会去拜访他们家的。以前老人平时喜欢钓鱼,临近春节也总会留几条上好的河鱼,目的是要送我的家人。这一次尽管他的身体不好,可是还事先叮嘱他的一位孙子早早地购买来河鱼并特意养着就是要让我们去他家时捎带给我们。可见这位善良老人的好心肠呐。从内心来讲,我们看到老人目前的情形令我与家人感到有点辛酸,但愿好人平安。
大年初五,天下起了绵绵细雨,因为在节前已与父母约好要带他们出去玩的。天公虽不作美,可我们还是按原计划出行。好在雨点不算大,风也小,于是我们就选择去公园走走。 2月14日适逢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天游人还是蛮多的,我们带着耄耋之年的父母外出走走,两老相敬如宾,相伴相知,携手走过半个世纪的爱情早已化成了浓浓的亲情。两位慈眉善目的老者手携手肩并肩与我们同行在绿水青山丛中。别看父母已上了年纪,可走起路来还是很有力量并不比年轻人差劲,这一点贵功于老人常年勤于身体锻炼且在日常生活中又相当勤快。有道是:仁者寿,饮食约而精,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养身莫善于习动。
我们与老人一起撑着伞,有说有笑有回忆,愉快地在细雨中缓行,累了就在附近茶室小憩片刻,养足了精神又去相关博物馆参观。在回程的路上,我老爸提议顺道去了一所省内著名中学的校门口拍照留念,因该校是他孙女曾经就读过的中学母校,孩子后在异地上大学,现又不在身边,外公外婆因想孙女心切竟然想到在孙女曾经的学校大门前拍张照也是好的。孙女从小由两位老人带大的,祖孙情份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深厚。在此祝老人健康长寿,愿孩子学业进步,快乐平安。
大年初六,系春节长假的最后一日。早上起来还有点儿雨丝,天很快放晴了,真是天助我们也。因在过春节前,家里就已商定要陪年老且行动有点儿不便的公婆去老人的家乡看一看,虽然路程一点也不远,驾车只要50多分钟的时间就可抵达,可自打老人身体不适导致行动不便后就已有7、8年未曾回过乡下了,好在家乡人也会时常来探望老人的,可是我的婆婆还是想在有生之年再去当地看看、走走的,于是这一任务理所当然地要完成好的。老人显得很是期待,也很兴奋,我们服侍老人虽然有些辛苦,但是只要让他们感到高兴也是值得的。
带着一双上了年纪且行动不便的老人出门是有点儿麻烦。好在这一套程序咱也习惯了。事先要侍候着老人动作轻番地穿衣着帽,上过厕所等把一切安顿好,家人先搀扶老公公乘电梯下楼,坐进车里,接着我用轮椅推着婆婆下电梯并合着抱至车里让老人坐稳当了,还要让老人带着电暖宝暖着手,以及盖毯、垫子等也不能少带呵。一路上两位老人快乐得像孩子,对于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交通的变化他们虽说不出一些时新的词,老人们的记忆还停留在早些年,说他们从前去乡下是要到(位于)大世界菜场后面的航船埠头搭乘5个多小时的(内河航船)才能到达,现在自己开车1个小时不到就可到舅舅家了,想想真像在做梦。
是呵,如今梦想成真。但是岁月无情,光阴过眼,他们早已不再年轻,仅连自己想轻而易举地走出去的能力也已成了一种奢望。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晚辈、作为子女,为何不能多为老人着想呢。再说到乡间走走还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呵,宁静的村庄,朴实的民风,乡里乡亲是一家,自家种的菜疏绿色又好吃……,当两位老人看到周边那熟悉的环境时,那个高兴劲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总之很开心。直到我们在乡下娘舅家吃过晚餐要回来了,公婆还显得意犹未尽的样子呵!遗憾的是我们次日就要上班了,再说两位老人平时还是需要有人照料的,故只有回到原先的那个环境中来才会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毕竟两位老人弱不禁风,我们不得不为之考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