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太平洋/赴美之旅(一)
标签:
杂谈 |
飞越太平洋/赴美之旅(一)
一、大西洋东岸纽约初遇
2011年之明媚五月,我踏上了美国之旅。从5月8日起为期半个月的年休假开始了,是日上午9点正准时抵达浦东国际机场。当我拖着拉杆箱进入候机厅,还在四处张望时,只见那位带着眼镜,长相斯文的上海某旅行社领队顾先生一眼便认出了我,并叫起了我的名字,呵呵,令我颇感亲切哦!他已于前一日晚和咱们来自宁波的3位游客进行过电话联系了。因此,顾先生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总之蛮敬业、蛮细致的。
5月8日上午,北京时间10点钟差不多全团旅客都到齐了,期间在国际厅6号门内,领队向各位宣布起有关注意事项等,而且领队事先已为每人填写好了出入境表等分发给大家。据悉我们这个团队一共有22位游客,大多以老年人居多,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好几位。大多数游客年龄介于50—60余岁之间,大都以夫妻家庭档为主。然而咱们这个团的平均年龄却不高,因为年纪最轻的一位也只有34岁啦,叫小Y。这次她是与母亲结伴而行的。表面上看似乎只有我是一个人出行的,其实我与小Y母女也算是好朋友啦,大家都来自宁波。本人的年纪大概应算作是不轻也不老吧,呵呵!除3位宁波游客,其余19位队员均来自上海本地。我们大家一见如故,并没什么陌生感呵,这一点令我感到十分欣慰。
我们一行人搭乘中国东方航空公司MU587航班,于中国时间中午11:00时登机,12:20分起飞。空客340载着近400位中外旅客一路向东偏北方位驶离上海,直飞美国纽约。为使乘客提前“倒时差”,空中乘务员提示乘客拉下弦窗遮阳板。少顷,大功率照明灯光也随之关闭。上海与纽约空中距离13000公里,飞行时间约14小时。期间,机上提供了两顿正餐与一快餐。本人感受到国际航班上的配餐还是比较不错且美味可口的。我还记得中餐(系北京时间13:00点)自己吃的是鳗鱼饭,还有酸奶、水果沙拉、鸭肉、酱品、生菜等;晚餐(北京时间19:00点)我则食用了猪排面,外加果蔬以及小面包等食物;在到达目的地还有2小时,机上又提供了一份快餐供大家享用。
由于飞行时间相对较长,机上空间相对狭小,时间一长人自然会显得比较无聊。刚开始时大家还能按部就班地眯起眼睛进行休息睡觉。可等过了3、4个小时,人们就开始在机上走动了,因为长时间坐卧,腿脚容易发酸发胀,因此有人干脆穿着拖鞋在飞机上,好像还有人赤脚的,当然前提是不可影响别人哦。乘客们有相互聊天的,有人不停地在狭小的过道上走动的,还有小孩子哭闹的(中、外小孩子都有)。我体会父母带着小孩子一定是够辛苦的吧,这样子的长途旅行,想必会影响到孩子睡眠质量的。我在飞机上听一位阿姨讲她一直睡不好,说后面的那两个小孩子一直在吵闹着。当然,文明社会大家都应该学做文明人,别人可以做到的,或者说别国的人能够做得到的,我们又为何不可做得再好些呢!我想,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也是一种爱心表现,或者说大爱吧。总之,凡事不必太计较,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要学会感恩哦。
经过14个小时的飞行,纽约时间5月8日下午2:25,MU587航班安全飞抵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当地气温210C,略低于出发地上海一些。下机出关,秩序井然。看得出来,美国的安检是比较严格的。排队等候出关,我们作为外国人,要出示PASSPORT、1-94FORM以及预留与核对指纹,监控抓拍面容等等都相当严谨。虽然如此,老美给我的感觉还是相当友好的,并不像咱国内有些执法机关显得那么的高高在上,冷若冰霜。此外,美机场海关关员对有的外国游客还要进行查问什么的,比如排在我前面的小Y母女可能因英语听力有点儿小问题,当关员问了他们一些有关“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到美国来干什么?要待多长时间?是从事公务、商务还是旅游……?”此刻他们难免有些迷茫及不知所措。于是美海关关员打听着谁会中英文时,我便自告奋勇上去翻译解答(本来也可请领队来解难的,咱们的领队是个秀才哦)。于是我这个只会点儿“三脚猫”功夫英语的人临时秀了一回蹩脚英语啦!轮到我出关时,老美叫我摘下眼镜拍照,好在他讲的英语我都能听懂并如实回答。事实上,我在学生时代英语听说还是不差的,不过现在是在吃老本了,呵呵!
终于在日落西山时等来了一辆大巴车,驾车的是一位美国黑人。这位司机似乎显得不屑一顾的样子,总之我对他的感觉不是很好。或许,美国还有少数黑人的素质相对差些了,当然绝大多数的黑人应该还是比较文明、比较有修养的吧,比如现任总统奥巴马,呵呵!除有的轻视甚至于敌视中国人的人我为之反感外,眼前这个肯尼迪机场外面的广场环境也令人不是很满意。你瞧,居然在地面上还丢有许多纸屑、垃圾以及烟蒂,也未见有清运工及时予以清理啥的,显得脏兮兮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也显得乱哄哄的,也没有像样的建筑物。一霎那间,在潜意识里,仿佛我自己还不是置身在美国,好像突然回到了若干年前的上海火车北站广场似的,呵呵!
好啦,现在上车吧。拥有40座的FORD大巴车载着我们从机场高速一路前行。纽约这个地方,或者说美国这个大国起初带给我的印象是街上几乎见不着人影,车辆倒是很多很多的哦。感觉美国的车辆也像他们的人那样总体显得高高大大却又坚实的样子,当然除美国本土出产的福特、雪佛兰、林肯等车辆,在街头上跑的日本车也不在少数。还有,我先前听说美国的高速成公路是免费通行的,然而我也看到了有人收费的公路,而且收费员还是站着收费的,收费厅也不像咱们国内的漂亮、宽畅与明亮。略经打听,原来需要收费的高速公路都是由业主投资的,等收费年限到期后立马停收。美国是一个法制相对严谨的国度,各式各样的法规多如牛毛,故绝大多数人是决不会敢轻意越雷池一步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