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唠的话儿:女儿将去武汉上大学

标签:
杂谈 |
向即将赴外地求学的女儿叨唠一番
今年六月,小女毕业,中学一晃六年。三年蛟川,三年镇中,仿佛还在眼前。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过,如今将踏入高校大门。
相对三年高中时光,的确比较辛苦。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女儿那类平时在学习上不这么自觉的人,能有幸在镇中念高中应该说是幸运的,因为镇中的学习氛围可让其受到很大的感染。
当然,相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出色的优秀学子们,小女自然不如他们,好在她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还算全面,不过她决不可能算是好学生,呵呵。可想而知,她的排名也一直处于“长江中下游”之地势,故作为家长的我们从来就没有对她抱过很大的期望值,总之一切顺其自然。
不能幸免的事实是,为人父母的我们,当年也曾让小女从小受过一些所谓的“熏陶”,学这个,学那个的,可是越到后来我们也发现,结果是她样样都学得不咋地,可谓是“学一样丢弃一样”。结果也算是不幸中一点儿有幸吧,仅是那个“二胡”被当作了一种业余爱还能保留到现在,还能像模像样地演奏。这些日子放假在家,她居然会被少年宫原来的老师叫去帮忙,给几位小琴童作指导以及做些辅助工作什么的,权当是去参加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吧。
小女早在初中时就已经过了业余十级以及B级等音乐考级,然而咱们家后来并没有为了高考试加分而去参加什么艺术特长生考试,一方面是由于学业紧张,也者没时间可以好好地练琴,另一方面自感没有把握。为了保证能够一门心思地凭实力参加高考,经权衡再三后还是决定放弃艺考。
然而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我们也知晓,鉴于如今的有些个加分项目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以及许多人为的因素在其中,不可否认有的加分犹如“雾里看花”… …作为家长我们自然是压力不小,心情复杂,当然在女儿面前还是表现的“四平八稳”。我们在全力为女儿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也同样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高考这一特别时期的。
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后,小女分数(裸分)还是远远够上一本重点线。强中自有强中手,何况是在镇中这样的“牛中”,故处在“中游”的她实力自然不如别人了,清华、北大自然无缘的。不过女儿也说在这次高考中也算是超常发挥了,呵呵!真是不知好歹的家伙。
最后我们按孩子的客观情况埴报志愿,结果她被武汉大学录取。这几天我们正在准备行囊,不日小女就要离家出远门了。我们作为家长还是那样,对她自然没有过多的想法与期盼,只愿女儿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健康安全,开心快乐,足矣!
图为小女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点滴记录
附:女儿自己对高考后的点滴感受
六月的硝烟,已渐渐散去。七月的热浪定时向我们涌来,在这个无比燥热不安的午后,我突然觉得很多事情真的没有改变多少。
为梦想奋斗的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无数次在失落沮丧的时候幢憬一下这一季夏日的美好,想像着自己会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做自己一直盼望却迟迟没有行动的事情;想像着自己离开题海,卸下升学压力后的轻松自在。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或是暂时忘却烦恼的逃避,在当时看来,如此美好的一切此刻似乎都没有成为现实。
事实上,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子。当时在意的,痛苦的,耿耿于怀的,无法解脱的,回过头来其实也不过如此。哪怕当时受了怎样的痛,走过之后,也并不会那样惦记。毕竟,生活是应该向前看的吧。
这个夏天,我似乎经历了生命中很有分量的一次考验。我和许许多多的同龄人,带着关心和祝福走进了考场,迎接属于我们的战斗。既没有想像中的紧张焦虑,也并未出乎意料的顺畅。
总之,在平平稳稳中我完成了这场洗礼。结果,应该是令人还算满意的吧。于父母,于老师,我应该是给出了令他们满意的成绩,但对于我自己吧?其实我真的说不清楚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