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借壳”现象

(2009-08-02 12:32:41)
标签:

杂谈

也谈“借壳”现象

 

也谈“借壳”

 

近来报刊媒体有关“假民族生”、“假留学生”的事纷纷予以报道披露,“假民族生”等自然成了众矢之的。鄙人将之现象暂称之为“借壳”。为何这档事体到如今才浮出水面,难道很久以前或者说以前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居集地或者说与“外面的世界”比较容易“接触”的地方,保证没出现过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过在我们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地方即使有人想要如法炮制,那也比较地难以实施的,因为说到底这是一种违法行径。

若有人想要钻政策空子,就得有可钻“空子”的地方才行。为何有人能顺利得手,难道仅是偶然为之?记得在78年前,我亲耳朵听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A先生出差去省城,刚巧与B先生同乘坐一趟列车且座位面对着面。于是AB这两位年纪相仿的男子聊了起来。AB在哪儿工作,B则反问A在哪高就?A说自己是在某地的一家企业当业务员,大学毕业也已好几年了,一直都是一名小职员,事业上没什么长进,总之碌碌无为,好在生活平淡。

在一旁笃幽幽地坐着的B开腔了,他说自己目前是在省政府下面的某一机构任某某处副处长。A听罢显得有点儿肃然起敬的样子答道:“看年龄我与你应该是差不多大吧,你真够幸运呵!想想我自己从学校出来那么多年了,现在还是一事无成,唉!我当年还是咱们县里的高考状元呐,不提了,不提了!”,当B听了这番话后,咯咯地笑了起来说:“我当年的高考成绩不理想,可我是作为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因此在上大学这期事情上受到过一定的照顾。

此刻A被搞得有点儿犯迷惑了。“怎么?你可真是看不出来呵,原来还是一位少数民族同胞哟?”。“其实我是彻头彻尾的汉族人,不过我的老家在湖南,一直以来在我们那里居住着许多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村民,我父亲是一名村干部,而且与上面的关系还不错,因此也给我弄了个少数民族身份,这样子本人就借了光。”原来如此,令A顿时恍然大悟。

针对高考加分现象,被许多不同声音评说过。这本是一桩有利于民(族)的好事,可在有些地方为何变得有点儿不伦不类了呢。纠其原因,不外乎有人想利用这档子优待政策而为谋私利所用,故这桩好事就有可能变味,甚至于走到叉道上。在这个社会上有些人本来就智商极高,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自然很会“钻空子”,这也就是平时我们所提及的通常意义上的能人也。然而,不管怎么样,但愿一些好政策不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损”了,以致进入歧途。

也谈“借壳”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