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特别报道四:半山腰上 牧民住上花园独院

(2011-06-27 03:59:35)
标签:

拉萨

牧民

嘎巴

酥油

财经

新农村新农家新农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特别报道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特别报道四:半山腰上 <wbr>牧民住上花园独院

扎桑的大房子一角。

文/图 江舒

    “我们的酥油好得很,你们能来看看不?”看到本报“新农村新农家新农人”特别报道后,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嘎巴村村委副主任、牧业组组长小尼玛次仁24日致电记者,希望记者能去看看定居下来后牧业组今天的幸福生活。

安居工程 18户牧民住上花园独院
    记者赶到嘎巴村的时候,憨厚的小尼玛次仁早早就等在那了。他说,嘎巴村牧业组现有18户75人,在实施安居工程以前,家家户户住的是低矮的土木结构小平房,到了雨季,屋内也会下小雨。“2006年实施安居工程,国家补贴50%左右为家家户户建起了宽敞结实的石头水泥房,平均每户有250平米以上,大部分人家还自己围起了很大的牛羊圈,现在他们放牧也不走远了。”小尼玛次仁说。
    记者驱车沿着一条宽敞的土路上到半山腰,好一个世外桃源!只见山腰上错落着漂亮的石混结构的独院,虽然只有一层,但窗明几净,向阳面的玻璃窗占据了一半左右的面积。房前屋后,有的人家还种了油菜、土豆等农作物自给自足。记者随手敲开一扇院门,户主达娃卓玛正在纺羊毛线,院里还有一只小羊羔在吃院子里种的青草,客厅里,她的母亲正在看电视。她告诉记者,她家有40多头(只)牛羊,每年冬天都要卖掉一些,生活比以前好很多。

共同富裕 组里每年卖掉100多牛羊
    小尼玛次仁告诉记者,现在牧业组里有900多头(只)牛羊,其中大部分都是牛,“每年冬天,我们都要卖掉80多头牛和20多只羊,自己吃的不算。”小尼玛次仁说,组里的贫富差距很小,实在要说最富的,就算家里有100多头牛的索朗了。
    小尼玛次仁说,组里现在有些人家已经不用靠放牧为生了,像有60多头(只)牛羊的边玛家,老俩口把3个孩子都送去上学,大儿子已经在拉萨工作,年纪大了的老俩口没精力放牧,准备把牛羊全部卖掉,到拉萨城里生活。但组里的其他人家,还是以放牧为主。

想买酥油 37元一斤只卖给熟人
    记者在嘎巴村里还听到这样一个消息:牧业组的酥油远近有名,每年都有不少拉萨城里人托关系走后门买牧业组的酥油。这个消息得到了小尼玛次仁的证实,他说,组里的酥油不用出门就被抢购完了。
    小尼玛次仁告诉记者,组里平均每户每年能卖30斤酥油,一斤37元,最多的索朗家一年能卖300斤左右。除了酥油,村民们平均每户每年还能卖200斤奶渣和山上挖到的少量虫草。通过卖牛羊、酥油、奶渣、虫草,组里牧民们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家家户户都买了摩托车、电视机,装了无线座机,不少人家里还买了冰箱、洗衣机、电动酥油桶等电器。
    “2006年,我们牧业组实施安居工程,通电、通路、通水后,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现在每户年均现金收入有4800元。”小尼玛次仁最后不忘打广告:有人买牛羊通知我啊。记者打趣:人家只想买你的酥油。

温馨提示:
    嘎巴村牧业组的酥油产量少,老百姓一般不卖给陌生人,记者试探说买两斤被拒绝了。如果想买,可以找小尼玛次仁走后门,他的电话是13518915878。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特别报道四:半山腰上 <wbr>牧民住上花园独院扎桑的酥油。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特别报道四:半山腰上 <wbr>牧民住上花园独院达瓦卓玛纺羊毛线。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特别报道四:半山腰上 <wbr>牧民住上花园独院

扎桑家的客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