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舒
圣诞老人成财神爷
圣诞 “火”了拉萨节日经济
拉萨今年的圣诞节,记者感觉到在大多数年轻人眼里,圣诞节更像是为自己过的。春节、藏历年是拉萨人习惯了的重温亲情的时间,讲的是团圆;“十一”、“五一”是奢侈的休息时间,只想着举家出游,或干脆睡懒觉养精神;而对于圣诞节、情人节为代表的洋节,早已模糊了它原有的意义,把它变成了聚会、疯狂、开心、狂欢的盛宴了,能够张扬一种自由的心情。于是乎,有商家瞅准了这个不容错过的商机,不遗余力营造圣诞气氛,把尽可能多的年轻人拉进这个“圣诞圈子”。餐饮娱乐业更是首当其冲。
充足的准备为商家们赢得了满意的“圣诞礼物”。据了解,以上几家“参战”商家,圣诞节两天的营业额比平时大多翻了一番以上,有的甚至翻了3番!
圣诞礼品经销商也沾了圣诞老人的光。太阳岛玩具批发商刘老板告诉记者,早在2000年他就开始卖圣诞系列礼品,是最早把圣诞老人“请”进拉萨的小老板之一。当年,他去成都进货时偶然发现,那里很多玩具店都在卖圣诞树、圣诞老人等圣诞礼品,生意十分红火。于是,他当时就决定将圣诞生意做到拉萨来。一个星期后,第一批一万多元钱的“圣诞礼物”运到了拉萨。“很遗憾,当时的拉萨人对圣诞还比较陌生,过洋节的人还不多,结果当年大部分货都砸在手里了。”提起当年冷淡的销售,刘老板感慨万千。到了2004年,刘老板发现,许多年轻人开始接受圣诞节了。11月底,他迅速赶到内地进了一批圣诞礼物,这次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就进帐近3万元。从那年起,每年11月中旬,他就会备足圣诞礼品,没有一次压仓。
相比“洋节”商家们的卖力,我们一些传统节日有些“失宠”。在拉萨,除春节、藏历年、雪顿节对促进消费有重大贡献外,其它的清明、七夕、中秋、重阳对经济的贡献率的徘徊不前显得有些汗颜,此间的反差,不能不引起记者思考:一方面,说明远在世界屋脊的拉萨正在走向世界;但另一方面,本土的传统文化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转念一想,越来越多的拉萨人过圣诞节,也是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象征。
终究,圣诞节是利国利民的,虽然有圣诞树和圣诞老人,但更少不了盘盘碟碟瓶瓶罐罐的中国菜和中国酒。中西合璧的圣诞节,拉动国民消费的圣诞经济,何乐而不为?

加载中…